返回

第231章 智媛探班:惊喜or惊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随着姜在勋开机首日表演转型初见成效。

    监狱的日常便被重新编码成了胶片上的光影囚笼。

    时间流水般滑到十二月四日。

    寒风依旧凛冽。

    拍完一场放风的群戏。

    姜在勋裹着长款羽绒服坐在休息区候机。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经纪人金大元那张比实际年龄沧桑不少的脸,吊着牙签出现在他旁边。

    手里不是剧本。

    而是牛皮纸文件袋。

    将文件袋递了过去,金大元顺势坐在临时充当凳子的塑料周转箱上。

    周围是片场惯有的嘈杂:布景工的吆喝、摄影机轨道移动的轻微摩擦、后勤人员搬运道具的碰撞声。

    两人置身其中。

    形成了一个高效决策的机密小空间。

    “凯狮啤酒一口气续半年。”

    顿了顿,金大元抬眼看了下姜在勋的反应,补充道:

    “5亿韩元。”

    这相当于接近一年10亿的顶级代言身价。

    暴涨的金钱数字带来的直观冲击力让姜在勋嘴角瞬间上扬,那份价值飙升的实感比任何奖项都来得更直接,更爽。

    捕捉到他眼底的满意,金大元接着说道:

    “除了凯狮啤酒,COWAY净水器和LG冰箱给出的续约报价也都是4亿/年。”

    这两个品牌之前的代言费大约是2亿韩元每年。

    如今直接翻倍。

    在合理的范围内为艺人争取到了利益最大化,金大元功不可没。

    姜在勋听得心花怒放:

    “辛苦了,哥。”

    “应该的。”

    金大元摆摆手,用词讲究道:

    “至于其他的老代言嘛,我认为合约到期后可以考虑不再续约,进行升级换代。”

    姜在勋静静等待着他的下文。

    “比如这个——托尼魅力(TONYMOLY)。”

    “产品是不错,但品牌本身定位偏向中端、年轻化、甚至学生市场偏多,属于韩妆里的‘二三线’档次。”

    “你现在这个咖位和气质形象,再代言它们就显得……不够匹配。”

    “爱茉莉太平洋旗下那几个高端线的彩妆线或者轻奢护肤系列,才是值得我们锁定的目标。”

    “至于宾格瑞香蕉牛奶……”

    金大元轻飘飘地摊了摊手。

    这个动作无需任何多余的语言解释,姜在勋完全明白其中深意:

    一来,宾格瑞本质上仍属于定位相对亲民甚至略显低龄化的快消饮品。

    二来,代言费体量再提升也有限。

    三来,高频率的日常快消品牌形象对于正在往电影圈高端发展的演员而言,贴得太多,反而会稀释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专业’和‘高级感’光环。

    ——该“断舍离”了。

    “明白了。”

    姜在勋没有异议。

    人往高处走。

    代言梯队的升级本身就是艺人发展路径的自然筛选。

    “那……有明确的新代言在谈了吗?”

    这才是他更关心的未来增量。

    “新代言——”

    金大元迅速打断,声音压得更低几分:

    “稳一稳,放到《喜马拉雅》正式上映之后再谈。”

    这句话背后藏着的弯弯绕绕,两人心知肚明。

    明面上——

    自然是等电影热度爆开,身价达到峰值时出手……(报价能冲到多高就有多高)。

    这话可以站在任何太阳底下理直气壮地说。

    然而实际上——

    《喜马拉雅》下画时,亦即姜在勋与SEM经纪公司艺人合约走完最后一格的那段关键时间。

    届时代言合约所蕴含的巨额真金白银,大多数将直接流入姜在勋自己的腰包里。

    当然。

    “心机”可以有,毕竟商场如战场嘛。

    但做人做事要讲规矩。

    也要顾及情面。

    金大元非常清楚游戏规则,所以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把老品牌的续约事宜,全部卡在姜在勋 SEM经纪公司合约仍然有效的期限内完成。

    这样操作。

    既能稳住老客户,又能名正言顺地帮老东家 SEM最后再赚几笔稳定的、颇为丰厚的分成。

    “对了,哥。”

    姜在勋状似随意地问了嘴:

    “卡莱拉……上个季度在韩国的销售数据,出来了吗?涨没涨?”

    他代言这款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腕表的前置硬性条件,便是在年底最后一个季度,该品牌腕表在韩国的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率达到15%或以上。

    如今。

    “推广期”已过去两个月。

    姜在勋配合拍了质感出众的广告大片、数次在重要公开场合佩戴该系列腕表出镜……几乎把“品牌挚友”的推广职责拉到了极限。

    该使的劲儿都使了。

    成果到底如何?

    闻言。

    金大元那张本就有些沧桑的脸上表情更是微妙地沉了一下。

    “涨了,但不明显,只有5%。”

    “怎么会?”

    姜在勋难以置信的质疑。

    他尽力拉动的曝光量,绝不该是这个效果。

    “问题……不在你这头。”

    关键在于——

    卡莱拉目前仅仅给了姜在勋一个“品牌挚友”的头衔。

    说到底就是个模糊的边缘人、高级点儿的形象租借客。

    比大使还不如。

    大使起码还贴个脸在海报上来句口号……

    这种模糊的营销关联性,导致他的粉丝群体普遍处于观望和迷惑:

    他们既不确定偶像与品牌绑定有多深,也不清楚“品牌挚友”的支持边界在哪里——

    这钱该不该花?

    花了是否能切实转化为偶像的上升资本?

    疑虑重重。

    结果就是。

    贡献销量的主力军不得不落在了相对随机、购买决策更谨慎且难以量化的路人群体身上。

    更棘手的是卡莱拉品牌本身的定位困境。

    在竞争残酷的奢侈品腕表领域。

    它尴尬地卡在“轻奢”与“高端”之间的夹缝地带。

    其系列产品定价不菲,却未能建立足够响亮的顶级品牌声望。

    这直接造成了极为尴尬的市场反应。

    在“好面子”的消费者眼中:

    无法与象征实力与排面的劳力士、欧米茄等认知度极高的硬通货匹敌。

    戴出去缺乏那种无需言语的、公认的“咖位”标识感,卡莱拉的标识不足以成为彰显身份和阶层的社交货币。

    在预算有限、追求性价比或设计

第231章 智媛探班:惊喜or惊吓?-->>(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