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灵毓确实拥有安定社稷的才能,而宗室子又不堪大任,那么支持她,未必不是一种对江山社稷负责的选择。
只是,恐怕很艰难了。
所以他才叹气。
又闲谈了几句学问上的趣事,晏殊见官家面有倦色,且自己风尘仆仆,亦需回府整顿,便适时起身告退。
“官家政事劳顿,臣亦刚返京,不敢过多叨扰,臣暂且告退,待明日再入宫……再至府上详细禀报地方事务。”
赵祯点头允准:“卿一路辛苦,且回府好生歇息,明日朕再与卿细谈。”
“臣告退。”
晏殊再拜一礼,又向两位小殿下微微躬身,方才稳步退出了偏厅。
是的,正如晏殊所能想到的那样,其他臣子,大多也注意到了殷灵毓的不凡。
聪慧,孝顺,仁德,爱民,不管从何处看,哪怕真的去以储君位置衡量,都是极为卓越,甚至超出的。
官家有意让女儿接触政务,接受他们的教导,他们乐于顺势而为,亲手培养一位明理且与自己有师生之谊的皇室核心成员,于国于己皆有利。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真的接受公主作为继承人的可能,他们只是不忍,亦不便,在此时,便以“干政”等罪名,去苛责一个刚立下大功的病弱幼童,对其口诛笔伐。
那就只能一忍再忍,一拖再拖。
然后便有一些人,在与殷灵毓的接触,教导中,开始下意识地将对储君的部分期许与考察,投射到了殷灵毓身上。
赵徽柔见妹妹经常主动出击,去找大人们请教问题,礼仪应对也得体,渐渐也不拘束于那些“端庄娴静”的教导,学着殷灵毓,或者跟着她,一起出动出击。
只是来汇报政务,但每次都可能被两位小殿下随机抽取的臣子们,自然也怕应对不上,失了面子,一个个莫名其妙又开始卷了起来。
“韩相公,司马相公他们还能靠学问,我等若再不努力,连在殿下面前露脸的机会都没了!”
“宗室子众多,押宝不易,反倒是这位小殿下,眼下虽只是公主,可若能得她青眼,将来何
第十二章 核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