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一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笑着放下笔起身相迎。

    “太白兄!你怎么得空来了?快请坐!”

    他一边招呼,一边手忙脚乱的想将石桌上的文稿收拾出块地方,又朝屋内喊道:“夫人,太白兄来了,烦请再沏壶热茶来。”

    李白却浑不在意,一撩衣袍就在杜甫对面坐下,目光扫过那些写满字的纸张,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某地灾情,某处水利待修,某户抚恤发放情况等等,不由笑道:“子美如今可是大忙人了,案牍劳形,心系黎庶,真乃吾辈楷模!”

    杨氏远远在屋内应了一声,很快便端着一壶新沏的茶和两个陶碗出来,对李白微笑着颔首致意:“李翰林。”

    李白连忙还礼:“嫂夫人,叨扰了。”

    杨氏放下茶壶便又回了屋内,继续哄着孩子午睡。

    李白接过陶碗,也不嫌烫,呷了一口,长长舒了口气。

    杜甫端起自己那碗,也喝了两口暖和了一下身子,道:“兄长就莫要取笑我了,陋室初定,无酒待客,只有清水一碗,兄长莫怪。”

    “能得陛下信重,做些实事,又能与家人团聚,比之昔日漂泊,如同隔世。”

    杜甫答了李白的话,又看向李白:“倒是太白兄,一向如闲云野鹤,如今留在长安,可还习惯?”

    李白便兴致勃勃向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悦。

    杜甫当然也很为李白高兴,但也担忧,嘱咐道:“兄长,孤身远游,风餐露宿,更要小心谨慎,江湖险恶,官场波诡,纵有陛下信重,亦需处处留心。”

    “哈哈,我省得!”李白朗声大笑,意气风发。

    “有陛下在,还有手中剑,囊中酒,笔下诗,天下之大,白何处去不得?只是这一去,不知何时再能与子美兄灯下对酌,论文赋诗了。”

    杜甫笑道:“太白兄何必作此儿女之态?你巡游天下,记录风物,揭露时弊,我于长安,梳理民生,起草条陈,你我虽身处异地,所为皆是陛下社稷,亦是殊途同归。”

    “他日你倦游归来,你之见闻,于我亦是

第四十八章 一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