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营地,先把贺兰进明解决。
但营地门口也是两门大炮,还有充裕的震天雷。
还有士气正高昂的各方援军。
安禄山骂骂咧咧的回到大营,再一听后方粮道被劫,史思明叛变的消息,两眼一翻,气晕了过去。
再醒来之后,半边身子已经不能动了。
安庆绪在庄严等人的撺掇下站了出来主事,只是他一向内向,说话经常磕磕绊绊的,再加上士气低迷,粮道被劫的消息也没瞒住,大营之中,人心浮动。
而殷灵毓可没有放过他们,睢阳周边地形复杂,唐军的小股精锐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如同鬼魅般神出鬼没。
今天吃掉一支十人的巡逻队,明天偷袭一个运粮的小车队。
他们从不恋战,一击即走,叛军巡逻队整日提心吊胆,看谁都像唐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叛军的军粮也开始出现短缺的迹象。
后方运输队屡遭袭击,运送来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卒们每天只能喝到稀薄的粥水,怨气在沉默中积累。
而安禄山还浑然不知,强硬的想靠安庆绪给众人施压,继续强攻睢阳。
起初,他的余威,还有对抓住大唐皇帝的渴望,的确还蛊惑着将领们冲杀了几次,但战果极为惨烈,将领们又各怀鬼胎,不想损耗自己的实力。
于是,叛军对睢阳的进攻几乎完全停止,只剩下象征性的小股骚扰。
大营如同一盘散沙,全靠往日积威和严酷军法勉强维系着表面的平静,再也无人真心想着去攻打那座如同吞噬生命的巨兽般的睢阳城。
军营中谣言四起。
唐军主力即将合围,粮草已彻底断绝,安庆绪要杀将领祭旗……
每一种谣言都加剧着底层士卒的恐惧。
田承嗣在自己的营帐内烦躁地踱步。
他是安禄山麾下悍将,但绝非多么死忠于他之人,眼看大势已去,他不得不为自己和手下弟兄们谋条生路。
阿史那承庆等胡将则聚在一起,用胡语低声商议要不要直接北返回到草原。
他们追随安禄山是为了财富和权力,如今财富没捞到多少,反而损兵折将,深陷泥潭,换谁谁也不乐意继续耗着。
第三十六章 楚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