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高兴了,如果能将封国打理好,就是对爹娘最大的报答。”
    “况且去了封国又不是不能回来了,想爹娘了什么时候都能回来。”
    朱棣憨憨一笑,终于放下心来。
    朱标这时终于开口说道:“偏远之地荒凉艰苦,朝廷要给弟弟们更多的补偿才行。”
    朱元璋笑道:“是该如此,不过此事现在只是计划,十年内不会施行。”
    “你们切记不可将消息泄露出去,就连其他兄弟都不能告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几人都郑重点头,不用他吩咐,他们也不会乱说的。
    又聊了一会儿,三兄弟就一起离开了。
    走出大殿外,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
    他们兄弟之间本来就没有间隙,大家就算有一些小九九,那也是为将来的利益打算,属于人之常情。
    而现在分封制确定,连这点小九九都不用打了。
    兄弟的感情更加纯粹,大家自然也就更开心。
    朱标说道:“走走走,到我那里,咱们兄弟好好聊一聊。”
    “表弟之前也讲了许多课,你们都漏掉了,正好也一起学一学。”
    另外两人自然不会有意见,当即就往东宫而去。
    走到半路,朱棡忽然说道:“二哥那边怎么办?”
    朱标笑道:“你二哥跟着表弟,学的东西比我们还多呢,不用担心他。”
    “等过几天不是要去表弟庄子上游玩吗,到时候咱们私下见一见就行。”
    朱棡一想也是,但同时对二哥也更加羡慕。
    自己只是稍稍听了一些课程,就能有如此大的收获。
    爹娘大哥更是像换了个人一样。
    二哥天天跟着表哥,不敢想他到底学了多少好东西。
    不行,得想办法和表哥多接触接触。
    一旁的朱棣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里也同样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小子外面憨厚,实则机灵着呢。
    坤宁宫,目送三兄弟肩并肩离开,马皇后心里非常的开心。
    作为母亲,她最担心的就是兄弟阋于墙,现在终于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去了。
    朱元璋笑道:“如何?现在不抱怨咱了吧?”
    马皇后笑着走到他身后,伸手给他捏肩:
    “是,重八才是最聪明,考虑最长远的人,要不然怎么就你当了天子呢。”
    朱元璋骨头都轻了,笑的嘴巴都歪了:
    “哇哈哈……那是,咱做事情,就没有不靠谱的。”
    这时马皇后说道:“你有那么多儿子,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
    “就交趾那点地,恐怕不够分的啊。”
    朱元璋说道:“天下可大着呢,交趾那边不够分就西域,西域不够分就辽东,辽东不够分就南洋。”
    “总之,只要大明兵锋能到达的地方,只要适合人居住,都可以分。”
    “咱现在不担心儿子多地不够分,只怕太少地分不完。”
    马皇后忽然说道:“如果地实在太多,功臣也是可以分一分的。”
    闻言,朱元璋身躯一震。
    马皇后将手放在他僵硬的肩膀上,说道:
    “在国朝之初,勋贵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过上几十年就未必了。”
    “爵位越高的勋贵,对朝廷的掣肘就越厉害,将来他们的下场也就越凄惨。”
    “不如将功劳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那一批分封到天涯海角。”
    “留下的小勋贵,力量弱小不会对朝廷形成掣肘。”
    “而且有了分封为榜样,小勋贵也会更加忠心任事。”
    在朝廷内部当权臣,最后被朝廷清算,那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好好打拼,立下大功给自己弄个封国。
    哪怕再小的封国,那也是国啊,拥有建立宗庙的资格。
    马皇后的手敏锐察觉到,朱元璋的身躯渐渐放松下来,再接再厉的道:
    “况且接下来咱们要对付孔家,要打击改良儒学,还要针对东南士绅宗族。”
    “每一件事情都牵扯甚广,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大动荡。”
    “我们必须要牢牢的将勋贵与我们捆绑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所有动荡完成改造。”
    “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干净深厚的家底。”
    朱元璋表情微动,显然后一段说辞打动了他,终于开口说道:
    “理是这么个理,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马皇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没有直接反对,就说明此事还有得商量。
    如此一来,既完成了退功臣消弭隐患,又收买了人心,可谓是一举多得。
    “此事不着急,现在大明还未一统天下,正需要他们效力的时候。”
    “等过上一二十年天下真正大定,再考虑此事也不迟。”
    ——
    离开皇宫的马钰并不知道,自己走后朱元璋他们说了什么。
    但并不影响他
第87章 自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