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盖殿见到了传说中的宝鼎。
    要知道,华盖殿可是朱元璋登基的地方。
    将宝鼎放在这里,足见他的重视。
    此时,华盖殿被禁卫里三层外三层,围的严严实实。
    大殿内部布置的也庄严肃穆。
    四个黄铜香炉,正冒出袅袅青烟,将檀香之气送入大家的鼻孔。
    不论大家内心是怎么想的,进入华盖殿之后,被这里的氛围影响,内心都变得极为慎重。
    对那尊大鼎也凭空生出了几分敬畏之心。
    此时再去看,原本古朴的大鼎,竟多了几分不凡。
    文武百官这么多人,自然不能全部都进大殿。
    最后由李善长和宋濂打头,带着十几名高官进殿内做见证。
    看着这尊大鼎,宋濂心情极为复杂。
    他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闹到今天这一步。
    在他看来这纯粹是歪门邪道。
    大明大势已成,一统天下在即,完全没必要拿一尊大鼎做文章。
    但他也知道,自己绝不能揭穿此事。
    不但不能揭穿,还要帮着打掩护。
    否则事情一旦败露,后面的反噬会让大明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李善长反而开始疑神疑鬼起来,皇帝这么大张旗鼓,莫非这鼎真的有说法不成?
    否则的话,怎么敢让人来检查?
    现在他内心也非常复杂,既想鼎是假的,这样就能看朱元璋的笑话。
    又希望是真的,大明一统能更加顺利些。
    不知不觉,他内心也开始拧巴起来。
    九名鉴宝专家在内侍引导的引导下,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来到大鼎旁边。
    就这么围着大鼎转了几圈,理所应当的没有任何收获。
    造假这玩意儿自古有之,光靠眼睛看是分辨不出任何东西的。
    但也没人敢轻易开口要求触摸宝鼎。
    就在众人感到无奈的时候,引路的内侍却说道:
    “陛下有旨,允许你们触摸宝鼎,诸位先生可要小心了,不要损坏宝鼎。”
    非但允许他们触摸,甚至还准备了一些刀具,可以从鼎身刮下一些粉尘泥垢研究。
    鉴宝专家们纷纷赞赞美陛下英明。
    于是一群人开始围着大鼎仔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这鼎确实是古鼎,在地下埋藏了至少有千年以上。
    根据鼎的规格以及外表的蟠龙纹、饕餮纹,可以确定这就是王鼎。
    至于是哪朝的王鼎,就无法分辨了。
    毕竟没有铭文,光靠外形很难分辨出它的真实来历。
    对于这个结果,李善长和宋濂都松了口气,没被揭穿就好。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为何皇帝敢让人来查看。
    那肯定是笃定大家查不出什么东西来。
    无法证实,也就意味着无法证伪。
    恐怕今天过后,就算他们两个站出来说这鼎是假的,都没人会相信。
    群臣听到这个鉴定结果,自然是一片失望之声。
    满怀期望的过来,没想到还是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结果。
    消息很快就传出宫外,翘首以盼的天下人也都失望不已。
    随即就爆发了更激烈的争论。
    以前支持宝鼎派的人,内心其实是很忐忑的。
    万一最后鉴定不是的呢?
    所以和反对派争论的时候,始终束手束脚。
    现在这个担忧没有了。
    九名专家都说这鼎有至少一千年历史,而且是王鼎。
    那它是禹王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啊。
    关键是,无法证伪,那还不是我们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服?你来咬我啊。
    反对派是真的不服气,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也想找当时在场的官吏,让他们出来作证,宝鼎不一定就是禹王鼎。
    然而这种话没有一个人敢说。
    别说公开这么说,就算私下大家也是三缄其口。
    被问急了,也只敢说一句:不能否定就是禹王鼎。
    这话听起来不像是质疑,反倒更像是承认宝鼎就是禹王鼎。
    而且鉴宝的事情传着传着,就变了样。
    正常版的是这样:
    群臣挑选了天下最厉害的鉴宝高手,入宫鉴定宝鼎来历。
    最后一致认同,这宝鼎就是禹王鼎。
    还有传奇版的:
    其中一人坚决不承认这是禹王鼎,随后不久全家就遭了天谴。
    说的有鼻子有眼,连几口人都叫什么名字都说出来了,由不得人不信。
    总之,经过这一次鉴宝行动。
    虽然官方层面上,依然不确定宝鼎身份。
    但民间已经给出结论,宝鼎就是禹王鼎。
    作为总操盘手,朱元璋露出得意的笑容。
    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他怎么敢让群臣去检查宝鼎。
    虽然最初马钰说,没有十年八年别人是看不出真假的。
    可朱元璋又怎么会轻易相信他的话。
    私下里找了不少人来检查,甚至还找了好几个摸金校尉。
    这些人经过全方位检查,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结果。
    如此,朱元璋终于放下心来,才有了这次的公开检查。
    事情后面的发展,也完全在他的计划之中。
    可以说,到这一步宝鼎计划已经成功了。
    不过事情并未真的完结,接下来数年时间,他都要派人小心看护宝鼎,不能让任何人靠近。
    等到将宝鼎融掉重铸,才能算真正完结。
    到那时,就算马钰、宋濂和李善长,这三个知情人一起站出来说宝鼎是假的,天下人
第42章 历史的暗线(求首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