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入冬时就已完工,我昨儿才叫人又打扫了一遍,等会子再叫些人去清洗。”
    宝琴道:“多谢凤姐姐,既然昨儿扫过,就不必再扫一遍了,铺了床褥坐垫就能住人。”
    宝钗笑着拧了拧她,“我还想着回来后和你一块住,你就急忙搬走,罢了,你我姐妹分开住了几个月,再住一块也不习惯。”
    宝琴笑了下,晴雯看向鸳鸯她们道:“养心堂地方窄,住不下许多人,你们今晚住哪儿?”
    鸳鸯笑道:“总归有地方住,咱们快进去再说话,外边风大。”
    众人都下了轿子,纷纷进了二门,湘云似有所感,扭头看向倒座房,见一个穿着老旧棉衣的人站在那,呆愣的望着她们。
    湘云停住脚步,喊他道:“二哥哥,你站在那儿做什么?我们回来了,你也不来跟我们说句话。”
    她少女嗓音娇憨悦耳,仿佛还在昨日,可却已不是旧日的云妹妹,而是皇帝的静妃娘娘。
    这不,贾宝玉一激动喊她“云妹妹”,立刻有太监低声训斥:“你是要当太监的人,岂能跟娘娘称兄妹?”
    探春忙招手让哥哥过来,与她们一起进去给老太太问安。
    正说着话,贾母、史家老太君、王子腾夫人等,就从屋内迎出,众人也顾不上贾宝玉了,纷纷进门,一起来到贾母院坐下。
    见完了面,黛玉等人先回大观园安顿下,回房歇息,晚饭时再来贾母院,与老太太、太太一起吃晚饭。
    湘云则是跟着婶婶回东府,晚上住家里。
    皇宫内,清河也回到了熟悉的毓秀宫,她封妃后仍旧住这。
    入夜后。
    黛玉回到潇湘馆,许是白日与外祖母见过面,又得知父亲住在不远处的后街,思念之情抑制不住,晚上睡下时,她又梦到了楚延。
    二人在梦中说着闲话,黛玉告诉他自己回到了大观园,楚延也跟她说了一些近况。
    转眼到了十二月。
    初一日,黛玉忽而着急起来,去和湘云宝钗商量事情。
    她说道:“这些日来,我或隔一日,或二三日,总能与皇上梦中见一次面,可这次隔了五六日,仍没有梦到他。”
    姑娘们都很吃惊,可又无计可施,只能派人去跟左丞相褚明商议。
    不久后,太监进来回:“左丞相请林姑娘到梨香院。”
    黛玉看向她们,众人都说:“事急从权,你且去见丞相一面,问朝廷可有消息回来。”
    黛玉心里其实已决定要去见丞相,听她们都同意后,便忙回房里换了衣裳,在夏守忠的引领下,带着紫鹃雪雁一起从后门出去,进了梨香院内。
    楚延不在,梨香院四周少了许多侍卫,大臣们也没来这儿办公。
    黛玉进了楚延书房,宫女们搬来椅子,垂下门帘,随后太监领着丞相褚明进来,二人隔着帘子商议。
    “臣褚明,见过林妃娘娘!”
    褚明站着拱手行礼,并未磕头。
    一来黛玉还未封妃,二来商议事情时,臣子不必磕头行礼。
    黛玉颔首道:“丞相请坐。”
    太监搬来椅子,褚明坐下后就开口问道:“敢问娘娘,陛下有几日未曾与娘娘梦中相见?”
    黛玉道:“有五日了。”
    “上次见面时,陛下可有说什么?”
    “未曾多说,只说寻不到贼寇在何处,派人去找谢贵妃所提到的两处地方。”
    “谢贵妃?”
    褚明想到谢家女儿的种种神异,忙又问:“谢贵妃是何时与陛下有信件来往?”
    “中秋节当晚。”
    黛玉说出了八月十六,楚延出征前拆开的谢贵妃的信。
    褚明脸色古怪,想了半会后,说道:“皇上或许是寻到了贼酋所在,行军急往,我命人书信与谢贵妃联系,也请林妃娘娘多加留意,夜里有梦到陛下时,遣人来与我说一声。”
    黛玉问:“不能与皇上书信联系?”
    褚明叹道:“行军打仗需得辗转数百里,又有斥候游荡在野外,即便联系上,也只是与后勤部队书信往来,陛下打仗定是身先士卒,许是还会充当斥候,亲自去打探消息。”
    黛玉吃惊道:“他从未与我说这些……”
    心里越发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