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计策,哪有不中他算计,满盘皆输的道理?
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连他最核心的根本目的都搞错了。
若非其将伐曹大业弄的世人皆知,各路兵马齐出讨逆,以蔽天下视听。
若是吾等早知其所图为徐州,以此而出谋算计,必当全军谨守不出,真心联合曹操以求援,今日又岂会兵败失地,沦落至此?
真教是一步错,步步错!”
吕布闻之恍然,咬牙而切齿,“老贼图我齐国久已,今一着不慎,中他算计,此仇此恨,来日必报!”
陈宫又劝了几句,复问传讯之人。
“虽汉王图谋徐州,算计深远,然吾临行前也并非没有防备。
即便汉王早知行刺义子之事,提前出兵,可徐州纵使不敌,也非毫无抵抗之力。
汝且仔细道来,齐国到底是怎么亡的?为何使我等连支援都来不及?”
传讯士卒答之。
“吾本陷阵之卒,今千里而来,乃奉李均将军之命,为齐王暗通消息。
王上、军师,你们有所不知,齐国之败亡,皆张文远之罪也!
张辽为图荣华富贵,拜汉王为义父,献小沛,入下邳,收旧部,募降军,使汉王之所到,齐国尽臣邦。
更有魏续为其爪牙,助纣为虐,攀附张辽,二人结为一党,在齐国收降郡县,共谋功绩。”
吕布勃然大怒!
“孤私以为在小沛布重兵以阻门户,纵汉王来犯,也可拖延时日,今何败亡之速也?
原是家中内贼!
好你个张文远,枉孤待汝不薄,以为重用,哪想到你竟不顾廉耻,拜那老贼为义父,背刺于孤,坏我齐国根基。
还有那魏续,枉为孤内外之亲,孤以他为监军,便是要他监视张辽,以备不测,结果他就是这样监视张辽的?一路监视到汉营去了!
好贼子,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来日相逢,孤必杀之!”
见吕布杀机凛冽,传讯士卒诚惶诚恐,忙附和哭之。
“王上有所不知!
高将军坐镇下邳,固若金汤,也是此二贼,与陈登父子同谋,假做和谈,实为破城。
那一夜,陈登打开城门,张辽、魏续闹的城中大乱,高将军于西城血战厮杀,抵死不降,后为张辽逼死。
陷阵营中有义人名李均者,正是我家主将,其为人也,忠义无双,尽率城中义士,抵抗到最后一刻。
无奈城破之后,汉军势大,吾等死战不休,终不能敌。
李将军为保齐国元气,以图后事,无奈暂降汉王。
他要我亲口告诉王上:【臣,李均,蒙高公之恩义,王上之隆恩,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今假意降汉,暗蓄忠义之士,保留有用之身,卧薪尝胆,营图反正。
待明朝我王南下复齐,必刺汉王于腹心,以效天下之正朔!
家国虽亡多义士,不教富贵惑忠心。
今身暂且栖汉廷,他日复齐朝天阙。】”
这士卒说着,忙将李均当夜何等忠义无双的所作所为,一一道来。
吕布动容!!!
“家国虽亡多义士,不教富贵惑忠心。
今身暂且栖汉廷,他日复齐朝天阙。”
吕布复念此诗,亦感念其忠义。
“张辽叛孤,魏续背孤,就连那陈登父子,受孤重用,却也通敌叛国。
不想于危难间,方识诚臣,于此齐国破灭之时,竟还有高顺、李均这等忠直之士。
可惜了,孤识人不明,不以此忠义者为重用,反以张辽、魏续、陈登等小人为心腹,招致此祸,悔之晚矣。”
吕布叹息一阵,吩咐人奖励了这名传讯士卒,再屏退左右,待四下无人,这才复问陈宫。
“齐国覆灭之事,已经明了。
先生,孤今何为?
还请教我。”
陈宫略一沉吟,缓缓出言。
“今知汉王所图者徐州,且有陈登父子,张辽、魏续等率众归降,徐州诸郡皆失,我等再图,实为不易。
且汉王兵多将广,传言其八十三万大军伐曹,虽夸大其词,然二三十万,总也能有。
如此兵威滔天,威震华夏,我等此时若回转徐州,不说正面撞他兵锋。
便是汉王
第三百三十三章 今身暂且栖汉廷,他日复齐朝天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