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章 乱军之中,漏洞百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一刻钟早过去了,他丫的人呢?

    三千人打三百人这么慢的吗?

    这时候如果能提着一颗张辽人头过来,定能提振人心士气,何况还有整整三千生力军呢!

    可他却哪里知道,此刻被他派去杀张辽、魏续二贼的将领,也已陷入苦战泥潭,根本脱不开身。

    张辽、魏续住所。

    当三千齐军合围之时,府中的三百汉军也早已枕戈待旦,就等此刻,守着府邸院墙与之展开厮杀。

    原本以三千人打三百人,区区一座院墙,纵使汉军精锐,可十倍的兵力差距之下,显然也支撑不了多久。

    偏偏汉军之中,有一人,执大刀,手按铁胎弓,朗声而呼:

    “长沙黄汉升在此!”

    随即大刀横扫之下,恍如“纪灵在世”,几无一合之敌,手中箭似流星,专射指挥将校。

    吓得那员被高顺指派来的将领,低头缩脑,根本不敢露头指挥。

    这还没完,又听一声“谯县许仲康来也,谁敢与我一决死战?”

    于是又一人杀出,裸衣而战,勇猛无敌,杀得众将肝胆俱裂。

    原来这三百护卫张辽的汉军,不仅是袁术精挑细选的精锐,更是将黄忠、许褚这两位不怎么抛头露面,就没和高顺这些人照过面的大将混了进来。

    此刻一齐发威,竟杀的三千齐军胆寒,攻势为之一滞。

    这时又见一人跃马上阵,竟率三百汉军,杀将出来,正张辽张文远!

    “汉王义子张文远在此,还不束手就擒?

    缴械不杀,投吾麾下,相助汉王,共创大业!!!”

    齐军攻势再缓,军心斗志逐渐低迷,那员低头潜藏的齐军将军,见之愈急,偏偏又畏惧黄忠弓矢不敢露头难以提振军心。

    所幸到底是十倍的兵力差距,尽管一时气势陷入下风,到底也不是三百人在短时间内就能轻易击溃的,勉强倒也还能维持战局。

    可真正令这员齐军将领胆寒的是,明明在下邳城中,明明是齐国的大本营内,他在这里等来的竟然不是己方援军。

    “张辽将军,我等来助!”

    “许久不见,文远兄,苟富贵,勿相忘!”

    “文远,犹记并州生死之交乎?”

    只听一声声朗声大笑,一位位被通袁使节说服的通袁贼相继来援,使得原本具有兵力优势的三千齐军,隐隐陷入张辽旧部的包围。

    内外夹攻,又有黄忠、许褚、张辽这等大将,覆灭已是必然。

    这员领命而来,欲于一刻之中,杀张辽、魏续二贼祭旗,以驰援高顺的将军,至死都想不明白。

    这些在城中四处起火的叛军,是怎么能这么快杀败阻拦他们的同袍,相继赶来支援的呢?

    按理来说,与李均在陷阵营中一般,有人通袁反叛,就有人忠义除贼,两相内斗之下,确实无法这么快就解决内斗,赶来支援。

    但他们其实根本就没解决自己的对手!

    只因此时城中四处大战的内斗之中,时常会随机刷新一支高呼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精锐兵团,霎时间冲开战团,将正在除贼的“忠义”齐军裹挟而走。

    这些张辽旧部的叛军,本就以驰援张辽,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为要。

    骤然发现原本阻截己方的对手,被抢走了,也没心思追击。

    反正只要汉王“八十三万”大军入城,管你余孽不余孽的都得被清算,因此就都急急赶来相救汉王义子,刷功绩来了。

    而说到那些四处裹挟忠义之士的陷阵营嘛

    却说当时李均扫清奸邪,操陷阵于一手,这时高顺派回来的第一位传令兵才姗姗来迟。

    得闻将令,要他与张诚汇合,同往西城门驰援,李均深感遗憾的看了眼死不瞑目的张诚,谓众将曰:

    “今事急矣,欲助高公,只六百陷阵,恐力有未逮。

    当收合城中流散之士,汇集忠义守节之人,秉大义,聚人心,拥万众为一心,救高公于西城。

    涤荡满城妖氛,挽狂澜于既倒,就在今夜!”

    “愿随李公,有死无生。”

    就此李均率一众陷阵,于城中左冲右突,四处救火。

    每每见通袁贼与忠义之人交战,便冲开战团。

    随即巧舌如簧,以【聚集众人,相助高顺,夺回西门,方为当务之急】的名义,将人裹挟而走。

    众齐军惊见陷阵营以他一人为首,岂有不信?

    就此雪球越滚越大,声势愈来愈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