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你自己能谨守本心,不做通袁之举,你又怎知身边的袍泽,麾下的将士,乃至顶头上司,不是袁汉忠良?
纵使你能相信他们,焉知他们会不会相信你呢?
在这场手快有,手慢无的卖掉徐州游戏里,谁相信他人,谁就输了,输的体无完肤,死无葬身之地。
这会李均的脑海中,已近乎不可控制的浮现一幕幕骇然画面。
今夜月色之间,类似眼前这黑衣使者,已如漫天流萤,飞入无数将军府邸,以至化作燎原之火,将整座下邳城,在彻底点燃,以昭炎汉火德煌煌!
而挡在这滔滔大势之前的,恐怕只有那位尽忠职守,纵死不悔的高顺一人。
念及此处,李均心底不由一叹。
【高将军,您是个值得钦佩的人,奈何为一伪王愚忠至此?
均虽愿舍身相随,奈何此身非我一人,麾下陷阵百人之生死荣辱,家族存亡,尽系我身,实在不能舍命相陪。】
少顷,在心底说服了自己,李均弃剑于地,满脸堆笑。
“李某向汉之心久矣,奈何无有门路。
幸得魏将军提携,蒙先生点醒,否则徒为伪齐而死,背负叛逆骂名,使三族俱亡,悔之晚矣。”
见李均一反常态,称自己为先生,执礼甚恭,使者连道:“不敢。”
“先生之称,愧不敢当。
不过是将主人所授机要,一一为将军道明罢了,今夜如我之使者,将近百人,何当将军之礼?
将军能及时醒悟,也是福缘深厚之人,想来必能在今夜建功立业,同谋富贵。”
李均心道果然,上百位使者,足以说动城中上百位执掌兵马之将。
以他观之,自己对高将军已是忠义非常,有同生共死的情意了,这都能被说动反复,又何况于他人乎?
届时汉军临阵,城中百将倒戈,煌煌大势,孰能敌之?
遂更觉自己决断正确,向汉之心,愈发坚固。
可李均不知,就连这使者所言的这番话,也是陈登所授,用以哄人。
莫说上百人,今夜所派之使者,尚且不足十人。
一来,如李均面前这位使者一般,能临危不惧,义正辞严将陈登所授话语一一道来的人才,陈家也拿不出许多。
二来,人数一多,总有忠义泄密者,陈登会派出使节来访之人,皆是魏续、张辽深思熟虑之下,最容易变节控制的旧部。
所以李均所想【以他的忠义,都被说动,其他人也必然通袁。】
真就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而一厢情愿的“忠义”罢了。
陷阵营八百人,魏续代高顺执掌多年,他李均正是那唯二的,愿意收下魏续金银恩宠的人之一。
说实话,要不是魏续为了彰显自身功绩,强烈推荐了李均。
否则在陈登原本的计划里,根本就没考虑过能说服陷阵营,使这支高顺死忠反正的可能。
而这一面派人私通值守打开城门,迎汉军入城。
一面派使者在城中精挑细选有变节倾向的人一一拜访。
最后通过危言耸听的方式,营造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满城尽带汉王来的架势。
使这些本就心思反复之人,以反复之心度忠直之腹,觉得再不降汉就晚了。
今我若不降汉卖人,别人就降汉卖我,不能再迟疑了,必须速速降汉。
从而联合这些变节之人,配合陈家在城中势力,相助打开城门后的入城汉军。
这才是陈登所以敢向汉王,进言今夜破城,以献徐州的真正计策。
至于主动提议入城的魏续、张辽,对他而言,不过锦上添花。
不得不说,赚了他二人入城,送汉王义子到高顺手中为质,不仅使得高顺更加信任陈登,对诈和缓兵之计的说法深信不疑。
他二人也着实牵制了高顺大半的精力与猜疑,毕竟城中来了两个降汉叛徒,偏偏这两个叛徒数日之前,还在徐州位高权重,麾下旧部无数。
高顺不调派大量人手兵力,将之视作洪水猛兽,严防死守才怪。
可下邳城中的兵力是有限的,城外要盯防四面城门,城中要警惕魏续、张辽,以及他们身侧以保护汉王义子为名带入城中的三百汉军。
加之夜间必须得让一部分人安睡,以保证明日有足够的精力守城。
高顺当下可调用人力,实际已捉襟见肘,特别是在魏续超常发挥,灌倒了一大批忠心将官的当下。
他陈元龙的操作空间,已经比原定计划多了太多。
陈府暗室之中,陈登与陈珪对座品茶,当听闻家臣来报,言说高顺派了足足三千甲士暗中包围,盯着魏续与张辽休憩之所,随时准备着只要稍有异动就杀此二人祭旗后。
陈登不由笑了,“父亲,大局已定。”
陈珪举杯轻啜了口,眼神飘忽,似思绪早不在着于眼前,聚焦当下。
他丝毫没有询问今夜之事周全与否,商议各处细节,反而好似问了句不相干的话。
“元龙,此去汉营,感觉如何?”
提及汉营,原本因城中之事颇为顺利的陈登,面上笑意,骤然凝固。
好半晌才答了句,“与刘营尽慕玄德公,愿为他之理想而牺牲不同,同吕营慑于齐王绝世武力,众皆跟从亦不同。
汉营人才济济,说话机锋暗藏,有人如云,有人如水,心思各异。
汉王如天火凌空,照日月不照,见人心未明,虽云与水,无有不臣。”
陈珪抬眸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袁家四世三公,天下奇才半数出其门。
汉王麾下人才多些,也是常理。
元龙啊,入得汉营,仍需谨慎,我徐州世家乃是新来者,若想在豫州、扬州、荆州世家面前抬起头来。
汝不可再效刘营、吕营藏拙之态,需多立功业,多赚功绩,若明年能排入十大世家之中,将族中女子同汉王联姻,方为大善。”
陈登忙低头称是,“谨遵父亲教诲。”
另一边,陷阵营中,李均收好了魏续信件,与使者相谈甚欢,似乎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静待时机。
终于,随着夜半三更的梆子响声悠悠传至,使者脸上一喜,告李均曰:
“天机已至,将军可以动手了。”
“好!
李某这就动手!”
第三百二十七章 操陷阵于我手,献下邳于掌中【6000】-->>(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