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7章 三国小炮灰2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药茶后,这些年多是在故土闭门整理父亲遗卷。

    不曾想,这次竟也愿意科举出仕。

    不过总的来说,确也是好消息,尤其甄大美人,小伙伴儿马上就要同朝为官,这几日肉眼可见心情颇佳。

    时间缓缓而过,大殿下,陆陆续续有不少学子停笔。经几位大学士审阅过后,安宁手中也很快多了十余份被挑选出的策论。

    状元,榜眼自然没有异议。就是毫无意外,此番进士上榜三百余人。其中将近一半儿皆是各地士族子弟,再不济也是寒门子弟(祖上辉煌过,如今落魄),真正普通人家出身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拢共也就一二成不到。

    其中大多数还是出自安宁最早占据,大力兴学的那些地盘。

    对此,安宁倒也不意外。

    北方初定,普通人家早前吃饱穿暖都是奢望,哪里来的闲钱读书。有些地方,各地县学才建了没几年。

    想出成果,哪有那般简单。

    这一届科举,招揽贤才是为其一,“劝学”,给下层指明一条上升路径才是关键。

    何况也并非没有惊喜。

    如此庞大的基数之下,还真被她捞出几个出身普通的天才人物。目光在这位第四名年轻俊俏的脸上顿了一眼,安宁顺手将其位置往上挪了一下。

    出身普通,年轻,长相俊俏,瞧,多适合当探花郎这个排面儿。

    何况这位,连安宁都不由惊叹,这世上永远不乏聪明敏锐之人。

    不过家有些许薄田,父亲在城中酒肆做账,方才有机会识得几个字,涨些见识的普通人。

    偏就是这般环境,早在安宁入驻冀北一带。于各地兴办学堂之初,透过酒馆内只言片语,便能敏锐的意识到什么。

    彼时方才八岁之龄,不仅说服家人送其入读,其后十年间更是为此勤耕不辍。待到大一些更是一边在书坊做账,一边还不忘在藏书阁借阅图书,温习文章。

    朝廷甚至各大报纸更是险些被翻烂。

    哪怕一直没有得到想要的机缘,数年如一日,夜间的灯火也一直未曾落

第577章 三国小炮灰24-->>(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