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故人来访(补个中秋快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笑意。

    周君山还在盘算,吴山居又是哪家的?听着不像是个道观的名字啊,最近好像也没听说有哪家要来交流学习……

    胖子压低声音,凑到无邪旁边问道:

    “清儿在山上还真有人脉?那什么姓赵的老道士是谁啊?”

    无邪面色平静,淡定回道:

    “齐云山上一任掌教,她刚在景点门口的介绍栏上认识的。”

    胖子:……

    那边,还没想起来吴山居是何门何派的周君山有些抱歉地朝沈瑾清笑了一下,他目光清正,视线在沈瑾清身上停留数秒,决定还是先带他们去见自己师父。

    毕竟人家跟自家师爷有关系,又同为道门中人,还是不能就这么晾着人家的。

    向身边的游客道了声歉,周君山带着沈瑾清他们往山上走去。

    齐云山一年有二百多天被云雾环绕,自山顶向下看,称为云外仙山也不为过。此刻晨雾未散,云海翻涌,几人踏着青石阶行在云间,自山腰处的太素宫拾阶而上,真如踏云登天。

    仅是这自山上向下的匆匆一瞥,便足以将这一川烟雨、半壁云山永远嵌入沈瑾清的脑海中。

    她回想起之前一位专研文学的长辈跟她聊起过一段话,纵观中国文学史,就地理意象而论,可举出五个文学圣地,即:中原、边塞、江南、荆楚、巴蜀。

    而就文学地位和作品数量来评的话,江南当属其中魁首。据说每四首颂景的诗文中,就有一篇关于江南的。

    那时的沈瑾清还不清楚其中的分量,如今来到这个世界,随着无邪的活动范围也算是在江南兜了小半圈了,方知何为山泽淑灵、烟雨晴岚之胜景。

    待到穿过那片雾气,沈瑾清的身上已经蒙上了一层水汽,发丝和睫毛上都坠着细小的水珠,行过一方山势转处,前方的周君山忽地停下了脚步。

    沈瑾清随之驻足,知道这儿就是齐云的后山了,她举目望去,便见几座古朴的木构建筑镶嵌在崖壁上,与天然岩洞相合,飞檐翘角如同直接从岩壁中飞出。

    两侧流水声不断,山间清泉被竹管引入其下的碧潭之中,泉声鸟鸣,果真是世外静修宝地。

    沈瑾清胡撸了一把脸,将脸上的水珠抹去,周君山朝他们几人微微顿首,进门去向他师父通报去了。

    没一会儿,一个袖子撸起,手里还抄着把铁锹的中年道人从洞府中跨步而出,目光一瞬间便定格在沈瑾清几人身上,周君山追在身后,有些着急地向他师父说着什么。

    那道人走出门外,把铁锹立在墙边,拍了拍身上和手上的尘土,目光从无邪五人身上扫过,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意,他看向了被五人围在中间的沈瑾清,声音和缓地问道:

    “听说你与齐云有渊源?”

    沈瑾清赶忙行了一礼:

    “抱歉叨扰前辈,晚辈沈瑾清,家师多年前在外云游时曾与贵派赵前辈相交为友,今日特代师来齐云拜会,未能提前相告,

第211章 故人来访(补个中秋快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