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摆手道,“来人....拉下去!”
    “父皇!”
    太子朱标在旁,忙低声劝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
    说着,他顿了顿,低声道,“今秋格外古怪,已有御史上表祭天!”
    “祭他老母...”
    朱元璋硬生生把骂人的话给咽回去。
    这些书生就是这么讨厌,国家不出事就是他们治理的好。出了事,时节不太平,就扯到上天怪罪的头上。
    要么劝君王勤俭,要么劝君王是少杀人,要么就是要免除某地的钱粮。
    不然就是对天不敬!
    因为对天不敬,所以天才惩罚人间!
    他娘的,按照这些书生说的,老天就是贼老天!
    “今早,孤特意问询了宫中!”
    朱标看着群臣,正色道,“一夜之间,宫中又有数十人感染风寒,咳嗽不止涕泪交加,发热体寒!”
    说着,他叹口气,“宫中尚且如此,应天府中什么样,想必诸位爱卿,心中都有数!”
    说到此处,他环视一周,“该如何防治?诸位大可畅所欲言!”
    殿内,群臣微微沉默。
    见状,朱标的心中也是忽然火起。
    这些人一说到难事正事了,就顾左右而言他。
    就没有一个,敢于直接站出来替君父分忧的!
    其实,诸位大臣也是有苦说不出。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现在皇帝正在火头上他们不敢说。
    万一说错了,谁知道什么下场?
    朱标目光再次环视,就在朱元璋即将暴露之前,看向一人,“李爱卿,你来说说!”
    “是!”
    文臣第二列,李至刚垂手出列。
    “皇上,太子爷!”
    李至刚朗声道,“这场时疫来的突然,而且现在正是秋冬交季,且连日阴冷,风寒之症越发难控!”
    “但毕竟是发了,发了就要想法子!”
    “臣以为,先无需统计到底多少人病了!”
    “而是要在京师各处,设置汤药厂!”
    “太医院,乃至京师各大药房,配置汤药。”
    “凡我京师之民,按照户籍名字领取!”
    “如此一来,既防了病,到底多少人病了朝廷也心里有数!”
    “同时,应天府各部差役,要沿街走访。”
    “凡京师之民,哪家有白事,因何而死,就都一清二楚了!”
    闻言,朱家父子同时点头。
    “妈的!”
    群臣之中有人心中暗骂,“又让这官迷抢了先了!”
    “但是!”
    忽然,李至刚话锋一转。
    “朝廷也不用太......过于紧张应对,当外松内紧!”
    “何意?”朱标大声问道。
    “百姓无知,怕有恐慌!”
    李至刚正色道,“一旦恐慌,势必物价飞涨,流言四起!”
    都御史詹徽看着李至刚开口,“这话就矛盾了,李侍郎刚才还说设置汤药厂子,给百姓发放汤药。百姓若得知京师有了时疫,岂能不慌!”
    “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李至刚眼帘低垂,“百姓慌....不怕!病嘛,谁能不慌!就怕有人.....让他们心中恐慌!”
    说着,他抬头道,“依臣之见,从现在起,京师之中,无论任何品级。”
    他的目光,在殿中逐一的看过去,“开国军侯,六部堂官,翰林学士....只要是官身的,就不许其家人家眷出城。”
    “嗯?”
    顿时,殿内群臣为之惊愕。
    “老百姓看的是官家!”
    李至刚
第八十四章 山雨(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