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打针挂吊水等等一番操作下来,绝大部分伤病员都开始好转。
对于那些伤病太重,实在是没办法的,林道也没办法。
对此,白发兵们只有感激,绝无怨言。
“镇守使与节度副使都督,皆已殉国~”
“他们的首级,都被吐蕃人给割了去。”
安西军共有四大镇,每镇皆有镇守使。
此时的于阗镇镇守使,是郑据。
节度副使都督,就是同节度副使。
历代于阗王,都是同节度副使,现任于阗王是尉迟曜。
这两位是于阗镇的真正军政之首,可惜已经战死沙场。
大唐在西域的编制,从大到小是军,镇,守捉,烽,戍等。
军就是安西军与北庭军。
镇就是各处重要军镇,例如于阗镇。
守捉类似于支城,像是韩旺担任押官的神山堡,就是守捉。
烽,就是烽火台。
戍,就是屯田兵。
之前吐蕃大军来袭,镇守使郑据将各地守军全部撤至都城守护。
一场大战下来,近乎全军覆没。
如今现场官职最高的,就是身为押官的韩旺。
安西军是正规野战军,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兵马。
像是驻防守捉城堡的,烽火台与屯田兵等,多是以招募来的开垦农,随军家属,退役老兵,发配的罪囚,乃至于当地人担任。
韩旺是安西军的正规军编制,可他麾下的正规军就没几个了。
除此之外,唐朝的羁縻政策下,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等,皆是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唐军。
只不过当这些小国与各部落杂胡,背叛大唐投靠吐蕃之后,安西军兵力不足的弊端瞬间体现出来。
“宣威军(于阗镇驻军)上下。”
韩旺落泪“如今就只剩这些人了。”
加上他们五个,总数也不到一百人。
且多是满头华发的老者。
犹如夕阳西下的大唐,望之让人唏嘘不已。
一场安史之乱,彻底打垮了大唐的脊梁骨。
“你们。”
待到众人宣泄了一番情绪,林道方才询问“今后有何打算?”
安西军们沉默了片刻,开始互相商议。
喧哗的争论声之后,形成了两个意见。
一个是放弃于阗,北上去龟兹,寻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郭昕,听上司的安排。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奉命驻守于阗,哪怕只剩下了不足百人,也要继续坚守下去。
一番争论之后,最终所有人都同意,由如今宣威军官职最高的韩旺,做决断。
“我等奉命守城。”
韩旺缓了口气“如今城未失,岂能轻弃国土!”
“我等自当守城,一直守到死!”
毫无疑问,大唐军士的意志力与信念,的确是让人敬佩。
不足百人守城,吐蕃人下一次来的时候~
必死无疑。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下意识的看向了林道。
若是仙长肯留下相助,来再多的吐蕃人也不惧。
“我不能长时间留在这里。”
这边林道干脆摇头,四周白发兵们,顿时面露黯然之色。
不过好在,林道跟着又说“我要去见郭昕,说服他出兵彻底消灭吐蕃人。”
林道很强,可他只有一个人。
就像是之前追杀吐蕃溃兵,若是有兵马协助追杀,那几乎能全歼这支吐蕃军团
第五百八十四章 这是手榴弹,留给你们守城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