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是荔枝来~
类似这样的皇帝,给大皇帝做上马踏脚石都不配!
能追随大皇帝鞍前马后,我等何其幸也~
林道他是真的以身作则。
一路千里万里都是跟着大家一起走过来。
吃喝享用方面,与别的皇帝相比堪称寒酸。
李隆基宫中美人数万,甚至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他。
可林道的身边,不过侍女两人而已。
获得的战利品,统统发放给有功将士,甚至还自己掏钱赎买牛马羊这等大型牲口战利品,分发给安置的单身汉们。
那么多的各色美人,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这等纯粹一心为国为民的皇帝,千年以来,或许只有传说之中的三皇五帝能与之比肩。
可三皇五帝只是传说。
眼前这位,是实实在在带着他们办事的!
“铁路修到阳关之后。”
策马前行的林道,嘱咐“分一条支线北上,去链接到玉门关。”
“不要绕行,就这么直接横穿戈壁滩而过。”
“沿途一定要固土,要植树,要修渠引水~”
玉门关与阳关其实很近,就在阳关北边大约七十里的地方。
一个是专门给丝绸之路上商旅用的,一个则是专门给驻守西域的边军们用的。
两边的直线距离虽然很短,可中间这七十里地,却是戈壁滩。
距离不算远,可戈壁滩却是极为可怕的存在。
现代世界里,哪怕是装备齐全的人,走戈壁滩都有可能出事。
在这方时空里,戈壁滩那是真的能要命。
所以看似只有区区七十里,可两边联络绕行,却是需要数百里。
林道要修铁路,直接链接阳关与玉门关。
从戈壁滩上修过去,当然不能一路铺设拉倒。
首先需要固土,避免恶劣的地质带来隐患。
接着是植树,用以抵抗残酷的风沙环境。
至于修渠饮水,则是为那些固土当风沙的树木,提供最重要的水源。
安排好了这件小事,林道带领已经少了许多人,却依旧庞大的军团继续出发。
实际上无论是汉时还是强盛的大唐。
正常情况下,几万人马就是前往西域的极限。
因为恶劣的道路条件,地形环境,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导致没办法安排太多人过来。
林道能办到,是因为他是个挂逼,可以随时从别的时空,携带大量物资过来。
若是没有这份能力,那就只能是慢慢的修铁路,一路修过来跟着铁路走。
他们这次的目标,是伊州。
伊州,就是哈密。
这里是西域与中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来到了这里,方才算是真正抵达了,汉唐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地界。
千年历史之中,唯有汉唐最强。
其实力体现,就是能掌控西域。
两宋无需多说,弱的一笔~
哪怕是大明,也没能重现汉唐盛世。
至于胡虏们的时代,林道不屑提之。
“来来来~”
来到哈密盆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地成熟的甜瓜都给摘了。
林道端着一牙切开的甜瓜招呼众人“都尝尝味道如何~”
哈密瓜的种类很多,而且全年几乎每个季节都有一批成熟。
早在汉朝
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隆基父子都该死!-->>(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