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的事么。
其实这个说法也挺无赖的,毕竟府学搞借读是赵安的主意,没有赵安就没有借读一说,内务府又怎么可能凭空多出一大笔借读银子呢。
但赵安肯定不能说和珅无赖,何况和珅未必不知道其中关节,只是拿这事做个话题罢了。
因此,很认真的回道:“禀中堂,下官以为只要能办事,花谁的银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银子花出去能不能成事。能成事,再多的银子也得花。不能成事,权当赌输了,下官这条命还了便是。”
“有意思。”
和珅抬手轻轻摸了摸玄狐大氅光滑的皮毛,细细打量眼前比自己小了二十岁的年轻人,“你可知此番进京面圣,乃本官在皇上面前替你进言之力?”
“中堂提携之恩,下官铭记于心!”
赵安赶紧再次欠身,一脸诚恳状,“下官入仕日浅,只知尽心王事、以报皇恩,于朝中情况一无所知,不知皇上召见下官所为何事,又当如何奏对,还请中堂大人予以指点一二!”
和珅听后哈哈一笑:“好一个尽心王事,以报皇恩!赵有禄,你倒是会说话的很,也聪明的很,不然也不会有今天。”
这声“赵有禄”听的赵安心中一喜,很明显和珅对他是接纳也是认可的。
说话间,和珅缓缓起身走到炭炉边,手中把玩着一块看着就价格不菲的暖玉。
“有禄,你可知庙堂之上空有一腔忠君报国之心,若无臂助亦寸步难行?皇上日理万机,臣子无数,能时刻关注于你?这朝中六部运转,军机议事,每日奏折多如牛毛,若无人替你周旋,你的条陈能否顺利上达天听?”
说到这,和珅顿了顿,略微转了转身子看向一脸恭听状的赵安,“便拿你安徽试馆来说,堂堂试馆为何破败至此?真是因为历任巡抚、布政蠢笨,不知试馆门面重要?非也!乃是无利可图耳!
世间嚷嚷多为利来,人间熙熙多为利往。
你安徽的漕运、盐务、税关.哪一处不是利益交织?
你若想在安徽有所作为,触动的岂止是安徽本地那点势力?没有京中的奥援,莫说你是署理巡抚,便是实任巡抚又如何?朝中无人,纵是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无用。”
赵安沉默,知道和珅所言非虚,他能在安徽初步立足与其说靠的是老太爷给的“神器”支持,不如说是和珅这个大清权相在挺他。
没有和珅,他的名字老太爷恐怕都记不住!
但和珅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很明显,是让赵安知道他能有今天的一切全是因为和珅,而不是别人。
从今往后凡事都当以和珅马首是瞻!
“中堂教诲的是!”
赵安向前趋了半步,抱拳却是另一番话:“下官也知为官难,没有中堂便没有下官的今天.只是下官愚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首要在于实心任事。若一味钻营,结党营私,恐非长久之道,亦有负圣恩。”
言下之意竟是想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第8章 生是和党,死是和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