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债务纠纷,不好出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那帮讨债的汉子见差役来了都知趣收声不再喊叫,可等差役一回衙门立刻又喊了起来,一帮差役没办法只好再次冲出来。

    一名衙门八品知事怒气冲冲指着这帮壮汉:“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敢在这里闹事!”

    “大人,这里是大街上,不是你们衙门.再说,我们这也不是闹事,我们是来要债的,谁让徐老宗师欠我们行里银子不还的!”

    “就是,大清朝哪条王法不许我们在大街上要债的!”

    “.”

    粗汉们跟事先谁教过似的,你一言我一语反驳着学政衙门的人。

    学政衙门是教育口,里面的差役说白了跟门房保安差不多,哪有什么执法权,况粗汉们不是在衙门闹事,更没有冲撞学政大人。

    故而,衙役们再怒也拿这帮粗汉没办法。

    学政大人哪能容一帮粗汉在衙门外败坏他名声,气急败坏之下派管家去安庆府“报案”。

    接到报案的安庆知府宋嘉问二话不说派出三班捕快到现场把那帮粗汉都给抓了,现场并无任何反抗。

    事情便这么结束。

    然而,让学政大人头疼的是第二天学政衙门那堵象征文教尊严的白粉墙,一夜之间竟被人用红漆刷满标语,都是写他堂堂一省老宗师欠债不还的。

    清晨来上班的官吏和路过百姓把墙给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学政大人可谓颜面扫地,让人立即用石灰将墙上要债的话涮掉,可今天涮掉过得一晚又出现了,且骂的越来越难听。

    陈管家认为当派人找咸丰行理论,表明学政大人不是欠钱不还,而是在等藩库拨银,希望咸丰行能缓上几日,不要搞的这么难堪。

    咸丰行的人嘴里答应着,可第三天墙上还是被涮满讨债的话,甚至连衙门后院供学政家人出入的小门都被泼上了油漆。

    忍不了,一点也忍不了!

    怒不可遏的学政大人让管家到安庆府“报案”,要求安庆知府立即调动精干人员将涉嫌寻衅滋事败坏学政名声的狂徒锁拿归案。

    未想,安庆知府听了陈管家的要求后,却是搓着手一脸为难道:“据本官了解徐大人确实欠了咸丰行的钱没有还,所以这是徐大人同钱庄之间的债务纠纷,按大清律府衙没有理由介入此事,更休提拿人抓人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