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布在皖北各地,有的直接就是地方上的地头蛇。
只有出大事的时候,盐匪们才会在谢、杨两个大头领号召下聚集对付官兵,无事时以区域划分从事私盐贩卖。
主业是盐贩子,副业才是对抗官兵抓捕的匪。
所以,绞杀盐匪情报网实际就是对盐匪外围的打击,迫使分散在各地盐匪因为恐惧聚集到一起“负隅顽抗”,从而达到围而歼之的目的。
人事上,调动的虽然都是基层小吏,但这些人的岗位却非常关键,范围不大却精准地打在盐匪情报网的七寸上。
一时间,各地盐匪头目要么发现自己的手下莫名其妙失踪,要么发现自己突然成了聋子、瞎子,往日灵通的消息渠道彻底中断,而官府的动向却是一无所知。
机灵一点的已经收拾细软跑路,不聪明的还呆在原地想看看发生什么事。
某日,定远县一乡镇集市突然来了一伙手持刀枪的大汉,他们于集市上强行高价售卖所带来的食盐,不肯买的、稍有迟疑的都被拳打脚踢。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镇上挨家挨户踹门强索粮食,看到鸡了鸭了的也顺手拎走。
走的时候自称是谢老大的手下,只因官府威逼的紧,这才找村民借些粮食。
同样的事于皖北大地到处发生,区别在于抢的东西不同,欺负人的方式不同,但无一例外全是自称盐匪。
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匪徒行动间颇有章法,彼此配合默契,撤退时路线明确,绝非乌合之众的土匪所能为。
因为他们是安徽绿营抽选的营兵假冒的。
消息很快传开,盐匪凶残暴虐的恶名在乡野间迅速蔓延,以往对盐匪还抱有几分同情,或者至少是畏惧而不愿合作的百姓此刻对盐匪只剩恐惧。
当接到消息的官军闻讯赶来假意追击盐匪时,百姓无不感激涕零,主动提供线索者大增。
赵安这一手嫁祸于人的阴损手段,不仅彻底败坏谢、杨二匪苦心积攒的名
第142章 宁信有,不信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