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先交钱认罚行不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桩天降祸事。

    甚至说是东台县这帮官员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你现在把人做了不仅要引来上面的调查,还会让已经“下海”的赵学录摇身一变成为敢于揭发反贼的烈士。

    高度一路上升的话,怎么也得是国字级的烈士。

    所以,狼狈为奸才是正道。

    五千两交个朋友贵是贵了些,但做人做官都要看将来嘛。

    大不了苦一苦百姓。

    又是一场丰盛的酒宴款待后,赵安坐上东台知县陈有文的“公车”痛痛快快结束这趟公差。

    别说,县令大人的豪华马车虽然不及八人大轿,坐在里面就是舒服。

    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时不时总要下意识的掀起帘挡朝外瞄两眼,盼着来个拦路喊冤告状的....

    正印官的感觉就是赞。

    却是没敢坐东台县的马车直接到府学交差,而是在城外就让车夫回了。

    低调做人的道理,赵安还是略懂一二的。

    随手喊了个骡车的士便奔府学去了,到地第一件事就是找主管教职工人事的马学正报销差旅费。

    东台县学的杨教谕挺贴心,特意为赵学录多开了些费用,连同车马费算下来府学应该给赵安报销五两六钱。

    比赵安实际花费多了二两。

    “这么多的?”

    马学正也纳闷着,往年不是没有人去下面县监考,可费用都在三两以内,怎么这回赵有禄就要多报二两的。

    “大人,这是东台县学给卑职的单子,大人若觉卑职有多报嫌疑,大可派人去东台核实。”

    白白赚了五千两的赵安不是在乎这二两银子,而是在乎府学对他工作的一个态度。

    必须强硬,一个铜子都不能给他少。

    绝不能给人留一个多报谎报占小便宜的印象。

    见赵安腰杆老直,东台县学给的“发票单”也没什么问题,马学正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还是给签了字。

    反正钱又不要他出。

    “本官这边给你签了,你去账房领钱就是了。”

    将报销单递给赵安后,马学正问了些东台县学的考试情况。

    赵安这边自是将东台县夸上了天,连那个从未见过的县案首小陆也是赞不绝口,说过两年东台县或许就要出个举人老爷了。

    府学和县学听着好像是隶属的上下级关系,其实二者根本没有谁归谁管的说法,甚至还有竞争关系。

    哪个县学要是考中举人的人数按考生比

第六十六章 先交钱认罚行不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