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小费的服务生表现的尤为积极,微微躬身后便匆匆去了电梯方向。
而农场经理汉斯见她如此坦诚,便也没再逼迫和纠缠她。
尤利娅端起茶几上的咖啡一饮而尽,又自然地从架子上拿了根香烟由着服务生帮忙点了。
她抱着胳膊走到落地窗前,真像是在等她的朋友,脸上没有一丝为难。
值班经理和农场经理对视一眼,彼此都觉得这件事能这样处理是最好。
但他们的小心思也让彼此缺少交谈的兴趣。
值班经理客气地点点头,轻声交代了点烟的服务生看好了尤利娅便回了总台。
而农场经理汉斯也知道没必要大吵大闹,所以选了个舒服的沙发坐下来慢慢等。
酒店方面不会让对方逃单,他等酒店这边处理好再找尤利娅就行了。
所以尤利娅站在落地窗前抽着香烟,不远处服务生在盯着她,而汉斯则品起了咖啡,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没多一会儿,远处便传来了汽车的呼啸声,这在罗斯托克不常见,因为年轻人更喜欢在大城市飙车。
就在酒店大厅内众人诧异是谁这么大胆敢在城市街道上飙车时,一辆似乎失控了的满载泥土的W50卡车急速冲了过来。
嘭——
好巧不巧,渣土车直接撞在了尤利娅所在的落地窗上,直接冲进了大厅。
而刚刚站在窗前的尤利娅好像一个破败的布娃娃,被飞快开过来的卡车顶飞了出去,撞在台阶上翻滚几下没了动静。
一切来得是那么的太突然,酒店众人慌张地躲避着风险,浓烟滚滚,谁又能顾得上那个女大学生怎么样了。
而当酒店值班经理带着胆大的员工跑出来的时候,卡车上早已经没了司机的身影,只留下尤利娅扭曲的身子和一摊……
-----------------
哇呜——哇呜——
消防车和救护车接连飞速驶过,李学武从车窗向外面瞧了一眼,回头对沙器之讲道:“打听到了吗?京城化工的人在卢布明市吗?”
他们的车队是从尼普顿造船厂出发,去往火车站,准备转移阵地。
这里的事情办妥了当然要去下一站,李学武同瓦德里希讲他很忙可是真话。
“应该就在卢布明市。”
沙器之汇报道:“不过我们没跟的太紧,不确定对方的目的地。”
“没关系,知道他们在哪就行了。”
李学武淡淡地一笑,看着窗外讲道:“真希望他们能成功啊。”
这算狮子的眼泪吗?
沙器之不是很理解领导的脑洞,既然这么想京城化工的人能达成目的,为啥还要南辕北辙,来罗斯托克开头筹。
“咱们接下来去哪?”
你没听错,结束了造船厂的谈判和签约,到现在沙器之都不知道下一站去哪。
李学武看着车窗外罗斯托克的景色,挑了挑眉毛讲道:“去德累斯顿。”
“去德累斯顿?”
沙器之着实被领导的主意震惊了一把,这是从东德的最北跑去最南边?
德累斯顿当然不是东德的最南,最南边是卡尔马克思城区,但与捷克也接壤的德雷斯克也可以称为南方。
“没错,去德累斯顿。”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听了尤利娅的介绍,我对德累斯顿这座工业城市心驰神往,不能辜负了她的努力和希望啊。”
“……”沙器之有些无语,他实在想不出领导是怎么做的决定。
既然领导的解释听不懂,那就从德累斯顿有什么来思考吧。
至于说什么尤利娅的努力和希望,他是一点都不信的,昨晚领导与尤利娅的对话是在监听和录音的环境下进行的。
尤利娅也绝对想不到领导会如此的谨慎,进行反向监听和录音。
这种情况下,就算回国时进行审查也有证据表明清白。
领导很是太清白了。
这一次行动不仅省下了车马费,还用农场订单小赚了一笔。
别问领导是怎么拿与农场的订单赚钱的,说出来让人学了去,他就成了罪人。
他只能说有的时候合同也是钱,只要有人认可,废纸都能当钱用。
话又说回来了,领导决定去德累斯顿,那么德累斯顿有什么呢?
从他掌握的资料上来看,在化工方面,德累斯顿区具有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运进原料和燃料生产化纤、药品、照机纸、橡胶制品。
德累斯顿区的里萨、格勒迪茨等钢铁企业生产全国1/4的钢和4/5的钢管。
德累斯顿区同样拥有褐煤这种对全欧洲有着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
石英砂、陶土原料、各种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木材占全国供销重要比例。
德累斯顿区工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3位,重工业为主导部门,是主要能源基地,采煤、电力工业居全国之首。
以电机、电子、仪器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发展较快。
农业生产规模居全国末位,但农业技术、拖拉机装备和化肥化水平较高。
种植业以黑麦、马铃薯为主。
草地和牧场比重高,乳用畜牧业发达。
以德累斯顿为中心结合附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德累斯顿城市集聚区,吸纳了更多的人口转移至这座新兴工业城市。
如果让沙器之确切地猜测,那他更倾向于德累斯顿是耶拿和蔡司公司的工厂所在地。
本次东德淘宝之行,沙器之才不相信领导会放过东德的技术瑰宝。
耶拿和蔡司公司是干什么的?
蔡司的名气对于国人来说更大一些,当年蔡司望远镜可是战场的宝贝。
但蔡司的命运也从那场战争开始,走向了不确定的未来。
就像有东德和西德一样,这个时候也有东蔡和西蔡。
东蔡是二战后分裂至东德的蔡司公司简称,其前身为1846年由卡尔·蔡司、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在耶拿创建的光学企业。
该公司以生产相机及光学器材闻名,耶拿曾为重要相机生产基地。
1945年美方将耶拿工厂部分技术人员及设备转移至西德成立Carl Zeiss AG,也就是现在的西蔡。
苏方占领后拆除剩余设备并转移至基辅。东德技术人员随后在耶拿重建工厂,命名为Carl Zeiss Jena,就是东蔡。
有意思的是双方还打了一场官司,都想争夺正统位置,都说自己是原汁原味的蔡司,就像加多宝和王老吉一样。
1950年诉讼裁定双方分别在欧美及东欧地区保留商标使用权。
好了,两极世界,问题和矛盾就是这么好解决,你卖你的,他卖他的,不冲突。
1947年东德整合东蔡、梅耶等光学工厂组建VEB PENTACON DRESDEN公司。
VEB:全民所有制企业
PENTACON:潘太康
DRESDEN:德累斯顿
翻译过来就是:德累斯顿人民企业潘太康公司。
这么一翻译,就都知道该企业是那个了,潘太康镜头在业界太有名了。
1962年东蔡以VEB Carl Zeiss Jena名义出版《Jenaer Jahrbuch》系列科学文献,沙器之手里拿的资料就是这个。
讲到这里还得提个有趣的事,二战结束后蔡司实际上被分成了三块。
美方虽然早和苏方在雅尔塔密约中谈好分割德国的条件,耶拿位于东德,应该由苏方占领。
但是巴顿这个老登不按常理出牌,还是越界侵入了耶拿和蔡司公司的工厂所在地德累斯顿。
东蔡在巴顿的胁迫下,以“协助”为名,把一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在最快的速度下连夜撤走,移转到自己属地德西。
于是原属东德耶拿的127名科学家与工程师被掠夺至奥伯科亨等德西美占领区。
同时也把卡尔·蔡司基金会移到德西的斯图加特,这才有了西蔡。
当苏方接收耶拿时,只剩空荡荡的厂房和一些美方带不走的一流光学玻璃和生产机具。
苏方就以战争赔偿为理由,把这些剩下的资源连同一部份留下来的科学家用飞机掠夺运回苏联、乌克兰、基辅。
这部分资源也为俄国光学工业效命数年之久,例如:
喀山光学机械厂就是利用这些技术生产了泽尼特单反相机,其设计源于蔡司的Contax和Praktica。
李学武在边疆从老巴朵那购买的相机就是泽尼特单反相机。
莫斯科郊区,KMZ工厂的建立标志着苏联光学产业的另一巨头诞生,其生产的佐尔基和基辅相机也深受蔡司设计的影响。
基辅的兵工厂开始生产基于蔡司设计的望远镜、测距仪等军事光学设备。
列宁格勒LOMO工厂则成为苏联显微镜生产的佼佼者。
二战期间蔡司可是德方望远镜、测距仪和各种火炮战机瞄准镜的主要供应商。
其着名的T镀膜使得狙击手的望远镜不会因阳光反射暴露位置,极大提高了战斗力。
西蔡和东蔡的发展走上了不同道路。
西蔡在市场经济下继续保持其在显微镜、医疗设备、天文仪器等多个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而东蔡则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成为东德重要的出口企业,主要服务于望远镜、双目镜、摄像机以及天文望远镜和微光刻设备等领域。
李学武觊觎东蔡的技术,真是奔着照相机去的吗?
当然不是,摄像机和望远镜虽然是高效益产品,但微光刻设备更有意义。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几年东德在德累斯顿建立了微电子研究中心,秘密开展光刻技术攻关。
李学武确定这所研究中心研发的KARL-ZEISS-JENA光学系统能实现3微米精度。
这精度虽然落后西方但是所属阵营内较高水平的代表了,国内更是没法比。
李学武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
上官琪说给他的,在回国前上官琪就收到了同学的来信,知道了这个消息。
对社会来说是秘密,但在科研领域这个年代的守密原则处处都是漏洞。
上官琪就给李学武解释过微光刻技术,以及该技术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不知道、没机会还则罢了,来一次东德不给国内带回去一颗光刻技术种子就说不过去了。
就算是坑蒙拐骗也得带回去,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所以这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么想应该是对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