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参观?”白长民紧张地抓着扶手问道:“不是会务组安排咱们去指定的企业参观吗?”
“是,你会去吗?”
李学武好笑地讲道:“他们让咱们看的,能有好东西吗?”
“就算看见好东西了,他们会卖给咱们吗?”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掏出纸笔摆在小桌板上边写边讲道:“我们的关注重点不在化工,就算看了几个项目,我也没记下来多少。”
“东德的化工生产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地区:哈雷-莱比锡区,以开采当地的褐煤为基础,主要发展褐煤化学工业。”
“东部地区,利用进口的石油进行加工,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化纤、合成树脂、氮肥等,柏林、科特布斯、法兰克福为生产中心。”
“德累斯顿区,具有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运进原料和燃料,生产化纤、药品、照机纸、橡胶制品……”
“哈茨山前地带,利用附近山区的化学原料及有色冶金工业的废料,生产钾肥、硫酸、焙烧苏打等……”
李学武见白长民拔着脖子看过来,笔尖点了点手里的笔记本强调道:“你们可以重点关注这座城市。”
“罗斯托克?”
白长民看着笔记本上的名字,不明白他强调的意义。
“对,罗斯托克。”
李学武强调道:“罗斯托克是新的化工工业中心,从北苏温次匹尔斯运进半成品氨,生产氮肥。”
“氮肥加工厂?”白长民皱起眉头想了想,突然睁大了眼睛。
李学武见他懂了,这才微微眯起眼睛讲道:“他们缺什么你们就谈什么,谈的越私密越好。”
“只要能拿下这个项目……”
他将手里拧好笔帽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了顿,讲道:“你懂。”
“懂……”白长民微微张开了嘴巴,这种惊喜足够砸懵他了。
“别跟团走了,也别到处乱看,没头苍蝇似的找不到重点。”
李学武将刚刚写好的文字从笔记本上撕了下来递给他,轻声交代道:“就盯着这里,拿下它。”
“我知道了。”
白长民已经读懂他眼神里的深意,就像听领导命令一般接过那几页看似很轻,实则沉甸甸的纸,似珍宝一样地收了起来。
***
“真有点累人啊。”
李怀德从窗子里看外面的飞机划过的地面建筑,嘴里感慨着。
其实航班也才飞了五个小时多一点,但他真受不了了。
这是民航的飞机,可不是红星一号公务机,舒适度很一般。
看着下面乱糟糟的城市面貌,以及突然映入眼帘的高楼大厦,他还是有些被震惊到了。
一座城市的经济怎么能分化的如此严重。
“刚刚飞过的应该是贫民窟,过去才是商业区。”
李学武给他介绍道:“市场经济决定了人的生存思维。”
“真不敢想象——”
老李微微摇头感慨道:“这就是那些人向往的天堂?”
“呵呵——”李学武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反过来想,如果这都是天堂,那他们来之前的生存环境该有多么的困苦。”
李怀德突然不说话了,直到飞机降落在港城启德机场。
老李突然不说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窗外的状况变化。
为什么说是状况变化,而不是景色变化呢?
因为启德机场的特殊性,这里被称之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十大机场之一。
对机上的乘客、特别是坐在机舱右边靠近窗边的乘客而言,飞机降落时就恍如是飞错了航道一样。
可以感觉到飞机与地面距离越来越近,地面位于深水埗及旺角的挤迫街道、多层楼房及行人已一一清楚可见,但前方却未见跑道踪影。
后来两旁的建筑物似乎快要撞到机翼,有时更可以清楚看见民居内的两口子那啥那啥的画面、或天台上晾晒衣物的颜色。
此时飞机正在九龙城上空转弯,跑道也正在前方出现。数秒以后,起落架已接触到陆地,飞机已降落在海港中央的跑道上。
对居住在航道之下的九龙城居民而言,曾经流行过一句夸张的说法,说是只要在大厦高层拿着晾衫竹便可以把飞机扫下来。
老李活了这么久,从没见过如此拥挤的城市,至于的嘛。
是啊,至于的嘛,去年年底以及今年年初,京城疏解了超过八十万年轻人下乡参与生产劳动工作。
就算是疏解前的京城也没让老李觉得人如此的多,房子如此的小。
这特么哪里是城市高楼建筑,明明是鸽子洞嘛。
你想吧,两口子在屋里爱爱都能被飞机上的人看见,这居住密度得多大,恨不得住在机场里呢。
京城也有较为密集的住宅区,尤其是职工宿舍,可在老李看来,就是红星厂以前的职工宿舍生活条件也比这里更宽敞,更舒适了。
当飞机稳稳地着陆以后,李学武能明显感觉到身边的老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劫后余生一样。
“呵呵,如果您紧张或者害怕,可以闭上眼睛深呼吸。”
李学武轻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老李则倔强地扭头看向他讲道:“我紧张了吗?这玩意儿有啥好害怕的,不就是唠唠嗑就过去了。”
“是啊,那您把我手松开。”
李学武抬了抬胳膊,示意他紧张的都有些僵直的手,好笑地讲道:“让人看见会误会的。”
“呵——哈哈哈——”
老李被小李道破心思,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看窗外的景象,没人注意到这边。
“特码的,说不害怕是骗人的,能不害怕嘛——”
也是飞机落地了,正在滑行阶段,所以老李也能讲的顺溜了。
他给李学武轻声讲道:“眼瞅着那大楼都要撞我脸上了,我刚刚还在想咱俩要是死在这可咋整。”
“……”李学武瞅了瞅他,道:“没事,我腿长,迈步就跳下去了,最多摔个骨折。”
“呵呵呵,别逗了。”
李怀德笑着讲道:“还没听说半道上能下飞机的呢。”
“就算你有直升机的驾驶能力,也不见得你会飞。”
“那这是两码事。”李学武点了点头,看着机头滑向的方向,讲道:“坐直升机我敢跳,客机我可不敢。”
“行啊,总算是到了。”
李怀德感慨着讲道:“你是知道我的,就怕这玩意。”
“咱们那架飞机我就是再稀罕也不敢坐它,没想到还是没躲过去,到底是坐了一次飞机。”
“去东德很远呢,您还能划船过去啊?”李学武笑着讲道:“飞机应该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了,能让全世界的人共享资源。”
“原来你的关注重点在这里啊——”李怀德点了点头,道:“到底是有大胸襟,大志向的人啊。”
“您就逗我吧——”
李学武笑着站起身取了自己两人的行李,又帮白长民拿了行李。
飞到半路上,也许是同老李的闲话讲完了,也许是由白长民提醒,朱小林主动回了自己的座位。
前面两人蠼钴蠼钴地讲了一路,就是围绕李学武提供的资料。
朱小林是没在意这次的行程,白长民是不懂上面的心思。
所以李学武都看不过去了,给白长民指点迷津。
当听到李学武说,红星钢铁集团组织了超过八十人的团队跟随,两人说不羡慕纯属是假的。
先别说跟团的事,就说养这八十人又得投入多大的成本。
你都说是借调来的,可借来了随便就给送回去了啊?
就是送这些人去东德,再接回来也是一大笔花销啊。
“你跟他们说啥了?”
下飞机的时候,老李特意问了李学武刚刚通过白长民聊了什么。
李学武也是简单介绍了几句,这可不算是老好人心态。
李怀德当然很懂,挑了挑眉毛,道:“咱们关注罗斯托克不是奔着造船厂去的吗?”
“是啊,我也没说咱们是奔着化工厂去的啊。”
李学武呵呵笑着讲道:“没关系,他们的运气一向很好的。”
“呵——”李怀德一边往前走着,一边轻笑着讲道:“他能遇见你真是倒了血霉了。”
“不应该是服气吗?”
李学武笑了笑,讲道:“尼普顿船厂,或者瓦尔诺船厂。”
“如果咱们买不到,就让京城化工买下来,咱们再换回来。”
他看向老李讲道:“真能实现预期目标,他们还赚了呢。”
“真由着他们没头苍蝇似的乱转,说不定还要被人给坑了。”
“合着依你的意思,他们早晚都会被坑,不如被你坑了?”
老李好笑地看着急匆匆走在前面的朱小林和白长民,心里只感慨着,两个老东西竟然被小坏蛋给忽悠了。
真诚可不一定是真相,但一定是必杀技。
***
在港城转机,并不是飞机到这里兜一圈就走,他们需要更换港城的空司航班,再飞东德首都柏林。
从航班落地,再从港城起飞,这期间是有短暂停留的。
按照带队领导的要求,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不允许私自离队。
从上飞机开始,他们便是一个整体,直到落地德国,参加完集体活动,才会被允许开展考察活动。
所以李学武和李怀德不用去找接站的牌子,更不用关心今晚住在哪里,跟着前面的走就是了。
只是走出离港通道的时候,李学武的眼睛还是忍不住看向了接站的人群,因为那里有他熟悉的身影。
一袭米黄色短款风衣,白色的毛衣,蓝色的裤子,她是那么的耀眼。
是望眼欲穿,是一眼万年,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学武没有打招呼,对方也没有招手,但在他们彼此的眼里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再无一人。
她就站在那里凝望着他,眼里闪烁着泪光。
李学武向前走着,直到视线引起了身边老李的关注,这才回过头。
“怎么?有认识的人?”
李怀德也看了一眼接机的人群,却是没有看出哪里有异常。
“东方时代银行来人了。”
李学武并没有瞒着老李,但也没讲出全部的实情。
老李也不需要他的坦白,从始至终他都没有问过李学武关于东方时代银行的根底。
问这么多干什么,知道了他更被动,只要确定某些关
第120章 港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