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章 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个孩子都上学,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还得给我们家贴补呢。”

    她说的都是实话,也是真心话,能伺候李顺也是真心的。

    凭什么?

    就凭那些年最苦的时候,李顺能从家里的口粮掰出一份来给她家里。

    那时候李学武的姥姥还活着呢,只是身体不好,经常吃药。

    李家就是大夫,这药钱能省下不少,可李学武的姥爷干活要耽误啊。

    啥叫上班?

    不上班老请假,哪有那么多工资,开不出工资来可不就挨饿嘛。

    刘茵其实早就跟李顺商量过了,要接父母来这边养,李顺也是同意了的。

    是她们家老太太不同意,说了就算是死也得死在家里。

    后世有没有这个说法不知道,但这个时候老人一上岁数就不串门了。

    你要说家里亲戚孩子结婚,老人能不去就不去,就算亲自来接也不去。

    怕有这个风险,不想去讨人嫌。

    你说有没有点背的?

    真要死在人家怎么算啊,大喜事由着你躺在地上,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个时候的老年人都有这个自觉,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轻易不会离开家。

    也有那没脸没皮的,哪都想去,尤其是亲孙子、孙女,或者外孙子外孙女,结果就影响人家结婚的大喜事了。

    是,自己的晚辈,说也说不出什么来,可也是一辈子的大事。

    李学武的姥姥就不来,任由李顺和刘茵怎么接都不来,结果真就死在家里了。

    也是有感于母亲的倔强,又悲伤子欲养而亲不待,刘茵发了狠,这才把老爹从乡下接来了家里。

    大姥来家里了,李顺这才停了给那边的贴补,不然哪年都不落下。

    你都说李顺工资不少,刚开始献医献方那会儿就能赚五十多块钱,后来慢慢涨到了现在的七十多块钱。

    有人不理解李顺赚这么多工资怎么还不够用,家里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生活账架不住算,一算哪哪都要钱。

    刘茵也是跟着他相濡以沫从苦日子过来的,自然深有体会。

    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起了过去的生活,以及曾经遭遇过的困难。

    她说这些不是为了倒苦水,更不是为了说自己辛苦,而是劝李同,也是说给儿女们的。

    不能说李学文哥几个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是现在的生活好了,不能忘记过去吃过的苦。

    屋里几个爷们都听着,老太太时不时地也说几句,对比现在的好生活,气氛倒不觉得苦闷。

    忆苦思甜,刘茵用自己过去的亲身经历给全家上了一堂正治课。

    ***

    “雨水咋还没回来呢?”

    眼瞅着饺子都包好了,傻柱那边也起锅烧油准备炒菜了,刘茵这才发现不仅何雨水没回来,连于丽也没回来。

    于丽没回来她理解,何雨水啥情况?

    本来是想着叫王亚梅的,可肚子大了以后王亚梅就歇了。

    或许是真决定老闺女养老,王亚梅的父母对帕孜勒和女儿肚子里的孩子也是真心实意地在乎。

    王亚梅在这边上班,他们早前是认同的,可结婚以后有想让她真歇了。

    帕孜勒都无所谓,现在他的工资也不少,再加上王亚梅父母的,绝对够一家人生活的。

    只是王亚梅不干,在回收站上班不全是为了拿工资,还有个自己的生活。

    她还年轻,本来就不想过在家带孩子的生活,不能像费善英前几年那样。

    所以也是跟家里说好了,孩子可以生,但不能耽误她上班。

    直上到了7个月的时候,肚子实在太大了,这才被沈国栋撵回家去的。

    王亚梅在家里现在可牛了,谁都管不了她,沈国栋的话她倒是真听了。

    其实吧,当初一起玩的时候她还真就不怕沈国栋,连李文彪她都不怕啊。

    你想吧,李学武跟她姐在房间里那啥她都敢趴着门缝往里面看,这小妮子胆子不仅大,性格也是足够豪爽。

    她是能听得进去沈国栋关心她的话,也知道沈国栋要是管不了她,一定会找李学武来说她,所以没讨这个麻烦。

    李学武说话就这么好使?

    直到现在她也拿李学武当姐夫看,别人不知道,她可知道她姐在哪呢。

    虽然她姐先李学武一步去了钢城,可要说没有李学武的安排,她姐在红星钢铁集团有多大的能耐她还不知道的?

    至于说她姐和李学武现在有没有那种关系她是不知道的,也没打听过。

    就算现在没有,还能否定以前啊?

    所以她在这边上班完全是心安理得,真拿这里当自己家的买卖用心。

    只是今天来不了,她爹她妈如何都不会放这个时候的她出来串门。

    于丽那就不用说了,今天早晨出门的时候她看见于丽了,让她下午回家来吃饭,于丽说了有工作忙,回不来。

    是真回不来还是假回不来,刘茵心里清楚,这是她少有认同的“编外儿媳妇”。

    二儿子是个什么德行她太了解了,当初的娄晓娥,后来的秦淮茹,再加上于丽,这院里就没有他够不上的。

    也别说是人家主动的还是他愿意的,她就说苍蝇不盯没缝的蛋。

    娄晓娥应该是没消息了,反正这么多年也没听人再提起过。

    秦淮茹去年结婚搬走了,相信李学武不会做这种亏心事。

    唯独剩下于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找,对家里也是尽心尽力。

    要说起于丽啊,刘茵真是有很多话要说,真不是没有人给介绍啊。

    于丽可守着东院的大房子呢,这年月女人离婚能有房子的都少见。

    她自己有房子不说,还有工作,每个月都不少挣,穿着打扮也年轻。

    于丽也确实年轻,比李学武还小呢,当初叫嫂子,其实是闫解成大。

    李姝在家养的那段时间,于丽都拿李姝当自己眼珠子疼,一年四季的衣服鞋子,都是她亲手给做的。

    也就是现在李姝大了,于丽也怕顾宁不高兴,所以不敢再亲近了。

    她是怕孩子记住她的好,嘴里再说出来,惹了顾宁,再影响了孩子。

    李学武粗心可能注意不到这个,可老太太和刘茵能注意不到?

    今天虽然没能叫她回来吃饭,可刘茵心里也记着她呢。

    不能说亏心话,她认的儿媳妇只有三个,可于丽是唯一特殊的。

    这么多年都没搬出去,于丽也是个可怜人,是守着李学武以前的生活当指望呢,她咋说不搭理人家了。

    都是李学武欠的桃花债,她这当妈的能说什么。

    何雨水不同,她不喜欢何雨水,跟何雨水的性格和为人没关系,就是单纯地不喜欢从小没有父母养育的孩子当儿媳妇。

    这一点不是歧视谁,更不是心狠,而是老一辈的思想如此,选择儿媳妇的想法也是尽善尽美。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缺少父母疼爱和陪伴的孩子可能没有安全感,在生活中会有偏激和执拗的可能。

    而家庭生活,尤其是家庭成员较多的情况下,偏执和执拗的性格往往会有钻牛角尖的危险,产生不和谐的矛盾。

    你要说何雨水人咋样,要给别人介绍刘茵一定愿意,给李学武就算了。

    当初给李学文都没要呢。

    就李学武那驴脾气,再找个何雨水这样执拗性格的闺女,那日子没法过了。

    她不问于丽,只问何雨水,也正是心理没有负担的表现。

    她是知道儿子现在工作忙,跟何雨水没什么交集了,就算是有也会避讳。

    刘茵是不想儿子再祸害人家姑娘去,惹了一身骚,亏了顾宁了。

    “她回不来,不用等她。”

    何雨柱一边把菜下锅翻炒,一边解释道:“她今天有工作,说了回不来。”

    “那就给她留饺子。”

    刘茵叮嘱道:“反正现在天也凉了,晚一点煮坏不了。”

    “别了,不用管她,她回不回来都说不定呢。”

    何雨柱笑着回头讲道:“她在工人新村的房子装修好了,已经搬过去住了。”

    “是嘛,怪不得最近老见不着她呢。”刘茵问道:“不回来住了?”

    “回来,回来的少了。”

    傻柱边忙活边介绍道:“工人新村有去她单位的班车,说上下班更方便。”

    “再一个,她单位休息也方便。”

    傻柱很快便炒好了一盘菜,正在煮饺子的姬毓秀回身要去端,顾宁已经伸手端着菜上桌了。

    儿媳妇多就是这点好,动手的人多,活都不够干的。

    当然了,儿媳妇也不能太多了,十个八个的凑在一起准打起来。

    “雨水出息了,独立了。”

    刘茵笑着夸奖道:“现在工作也稳定了,你也放心了。”

    “嗨——婶儿啊,亲妹妹啊。”

    傻柱感慨道:“就是一辈子我都得惦记着她,想着她,放不下呢。”

    “可不是嘛,兄妹两个。”

    刘茵看着跟着忙活的李雪,笑着说道:“就这哥几个都还惦记着呢。”

    “李雪可是好的。”傻柱转头看了李雪说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