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四零章 妹子,别提了,有这些孝子贤孙真是咱的福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些东西,更不会沉迷。

    而且人也节俭,不是那种铺张浪费的人。”

    嗯?!

    马皇后闻言,再度呆了一呆。

    不是……这事儿,怎么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看不明白了呢?

    这……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纵然马皇后一向聪明,可这个时候,还是被自己重八,所说的这种种事情给惊呆了。

    “那重八,这朱由检是不是一个幼年天子?是个傀儡?”

    不过,这话在问出之后,马上就又被马皇后直接给否定掉了。

    这朱由检肯定不是幼年天子的。

    毕竟重八都说了他勤勉于政务,很勤奋。

    幼年天子,傀儡皇帝,又哪里有什么政务可供他勤勉?

    而且,这朱由检,又有后宫,又有子嗣,那是幼年天子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

    果然,接下来朱元璋便再次否认了马皇后所说的这个猜测。

    马皇后彻底的糊涂了,脑子里面有着太多的疑惑不解。

    这事情,怎么看都不对。

    怎么这样一个勤于政务,又不铺张浪费,还一心想着让大明变好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呢?

    别说是马皇后不理解了,朱元璋心里面,也同样是有些复杂难言。

    对于自己家妹子现在的心情,他很能理解。

    毕竟便是他,在后世之时,初次看到这些情况时,也同样是很懵。

    有被意外到。

    别的朝代的亡国之君,要么昏庸无道,完全不理会政务,酒池肉林,醉生梦死。

    要么就是一个幼年天子,是个傀儡,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任人摆布。

    可偏偏到了自己大明这里时,一切都给反过来了。

    是个一心想要救大明,生活俭朴,不沉湎于酒色,也不是那种傀儡的小皇帝。

    这事儿,也它娘的算是一个奇观了。

    “那……他怎么还亡了国?”

    这话说完之后,又一个猜测浮现心头。

    “是不是他才当上皇帝,很快大明就没了。

    本来大明就病入膏肓,没给他太多施展才能的机会?”

    朱元璋再次摇头:“妹子,不是。

    他足足当了十七年的皇帝。”

    嗯?!

    马皇后彻底的呆愣了,脑子里面乱糟糟的,再也想不到什么合理的猜测了。

    这事情也太奇怪了,奇怪到了让人完全无法理解的地步!

    “妹子,这事儿……该怎么说呢……情况很复杂。

    关于崇祯朱由检,他的事听起来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不过,我和你一说你也就明白了。

    不可否认,崇祯这孩子确实勤政,也是忧心国家,想要让我大明变得更好,要解决大明存在的诸多问题。

    可是,该怎么说,他的能力太不行了,想法太过于简单。

    典型的努力越多,错的越多。

    越是勤政,大明亡的越快。

    倘若崇祯上台之后,别那么勤政,还不小可能,大明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最起码能多存在上几年。

    很多时候,聪明人的十分努力,都比不过笨人特别努力的灵机一动。

    更何况,崇祯还是足足努力了十七年。

    崇祯他上台后,就被那众多的文官们给忽悠傻了。

    当时朝政混乱,斗争及其严重。

    尤其是宦官和文官之间的争斗,更是如此。

    咱虽然一直不赞同后宫干政,但那也得分情况。

    到了那个时候,文官们的权势,实在太大,行事也太猖狂了。

    皇权在诸多地方,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为了能彰显皇权,夺回一些皇帝的权力,只能是将宦官给扶持起来,和文官们进行打擂台。

    在那种情况下,宦官集团已经成为了,皇权的一大延伸。

    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朱由校在的时候还行,魏忠贤这些,便是他给扶起来的。

    用来和那些文官们进行撕咬。

    他躲在皇宫里做木匠活,不理会那么多的唧唧歪歪。

    崇祯上台后就不一样了。

    那种多的文官们,像是苍蝇看到的血的苍蝇一向,一拥而上,对着崇祯那是各种的忽悠。

    别管是关外的鞑子,还是国内的流民,亦或者是天灾人祸,全部都能往宦官头上扣。

    皇帝问策,别管问什么,得到的答案都只是一个,那就是诛宦。

    就仿佛把宦官给诛杀了之后,诸多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一样。

    然后,朱由检就相信了,开始着手诛宦。

    我大明的宦官,和唐朝时的那些宦官可不一样。

    唐朝是宦官掌军,那对于皇帝说杀就杀,想要换哪个就换哪个。

    可我大明的宦官,却没这样的能力。

    魏忠贤被人称作九千岁,可谓是权倾朝野。

    但是崇祯这个刚登基的皇帝,说杀就能杀,就像是杀一条狗那样简单。

    不可否认,宦官也干很多不当人的事儿,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魏忠贤更谈不上好东西。

    崇祯杀了也就杀了。

    可是,崇祯把魏忠贤给废了之后,没能再找出一个人来接替魏忠贤,去制衡那些文官们。

    这就是最大的错误,然后事情就炸了。

    朝廷收不上税了。

    大明到了后面,堪称“众正盈朝”。

    那些一心为国,嘴里面说的很好的人,马上就让崇祯见识到了他们的厉害。

    魏忠贤在的时候别管怎么说,最起码能把税收上来,这对于大明而言,便已经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四零章 妹子,别提了,有这些孝子贤孙真是咱的福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