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实力,得到一个严重的损伤。
这绝对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
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别说他们要实现中兴,带领大元恢复大元的辉煌了。
只怕连在这草原之上,进行苟延残喘都做不到。
只看朱元璋如今,那咄咄逼人的样子,只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大元就要被朱元璋给彻底的消灭了。
连如今的苟延残喘都做不到。
所以,他没有隐瞒,面对爱猷识理答腊的询问,再一次选择将他所知道的消息全部说了出来。
“陛下,传来的消息说,纳哈出老早的时候,就已和伪明皇帝朱元璋之间,有一定的交易。
这正是为什么当年,纳哈出被活捉之后,会被朱重八把放回来的原因。
而这次,高丽那边李仁任斩杀明朝使者,杀了高丽老王,辅新上位。
以及那新当上国王之人,乃是辛旽之子,并不是高丽老王儿子的消息。
还有,我大元将派遣使者前去高丽那边,让高丽彻底臣服的消息,都是由纳哈出那边,告的密,说给了朱元璋知道。
不然的话,事情不可能会这样的赶巧。
几乎是我大元使者才到没多久,伪明的人就到了。
且刚一到那这边,就发动雷霆一击,直接就做出了这等事情来。
还有一个消息,耽罗岛那边。竟然也被朱元璋所派遣的人给占据了,握在了手中,并在那里设立了养马卫,驻扎了兵马。
是出使高丽的途中,先做了这件事情之后,那使者团才接着去高丽的。
从这种种事情来看,朱元璋他们这些人,是早有准备,针对性很强的行动。
对于这些事情,早已了然于胸,所以才能做得如此精准。
也不符合朱元璋以往的,对外态度。
朱元璋一直以来,在面对周边的这些藩属国之时,看似强硬,其实都秉承着一个能不打就不打,能靠威慑就靠威慑来解决问题的态度。
一般不会大动干戈,真刀真枪的来做这些事儿。
对于倭国如此,对于高丽如此,包括对西南南面的梁王,也同样是想要兵不血刃的,来进行招降。
不想轻启战端。
可这一次,却是完全一反常态,态度极其强硬。
若是从这些方面来看的话,确确实实有很多值得人去怀疑的地方。
让人很难会不多想。
似乎还真就是,纳哈出在这里面告的密。”
丞相咬住将他所知道的消息,都给说了出来,无所隐瞒。
不仅如此,说完后还顺道把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一些判断也给一并说了出来。
爱猷识理答腊闻言沉默不已,只从他那不断变幻的神色上也能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他心里面,那是一丁点儿都不平静。
有着诸多的思绪在翻涌,进行着非常激烈的思想交锋。
咬住没有说话,就站在这里静静的等着。
他知道,这个消息来的太过于猛烈了。
突然之间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打破了原来的计划,对于陛下的冲击,肯定是非常的大。
陛下若是能平静以待,那才是怪事儿。
这种沉默,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
王帐之中,气氛显得格外的压抑。
似乎连针落下来都能听到,让人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
怕被人注意到,从而招来灾难。
这种令人为之难受的沉默,也不知持续了多久。
才随着爱猷识理答腊的开口而被打破。
“丞相,你是我大元的栋梁,是我大元的老臣。
对各个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我想听一听丞相你的看法。”
闻听此言,那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们的陛下,被盛怒冲昏了头脑,从而做出了一些很不明智举动,导致局势变得很坏的丞相咬住,暗中长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是自己想多了。
陛下可不是那等昏庸之辈,目光短浅之人。
自从天下大乱以来,他经历了太多的事。
包括领兵和先皇对战这等事情。
如今局势艰难,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当年的太子,如今达陛下,也成熟了很多。
在很多事情上都变得稳重了。
不会在那样容易动怒,上头。做出一些很激烈的举动了。
如此就好,他最担心的事儿并没有发生。
当下便开口道:“陛下,臣觉得,此言不可信。
种种言论针对性太强。
基本上能够认定,就是伪明皇那里所实行的奸计,要挑拨离间,让我大元出现很严重的内讧,自相残杀。
如今,我大元局势很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若还要内讧,恕臣直言,不要说再重新打回去兴复大元了。
只怕连草原上,都将不会再有我们的容身之地。
我大元只怕要被伪明给彻底的消灭掉。
今后以后,再没有了我大元。
观朱重八此人行事,一向是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
这个时候发生这种事情,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行挑拨离间之举,来让我大元出现内讧。
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些消息传出来的也突然,说是有明朝那边的人,给主动说出来的。
那事情就变得更可疑了。
第二三八章 妹子,你……你在洪武十五年去世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