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二四章 皇帝正在静静的看着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庸的同时,也失去了再去找胡天赐去玩的心思。

    最近这段时间里,处处捧着胡天赐,给这么个傻子玩,可是要把他给累坏了,只觉的恶心。

    以前觉得胡惟庸很可以,值得结交,自可以忍着恶心做事。

    可现在发现胡惟庸居然是这么个货色,那他又何必去处处捧着胡天赐这么个玩意?

    ……

    朱亮祖做来了?

    听到这么个消息之后,胡惟庸那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就知道朱亮祖会来找自己。

    不过,和朱亮祖的怒气冲冲不同,胡惟庸整个人都显得的很是淡然,带着一些悠然自得。

    这事不和他的利益有直接相关,甚至于如此一来对他还有利,他自然能有此等心态。

    他起了身,朝着屋外而去,亲自迎接朱亮祖。

    而在跨过门槛之时,原本他脸上的那些笑意,风轻云淡等等,一下子就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整个人看起来心情都显得沉重。

    “永嘉侯。”

    他望着朱亮祖率先开了口。

    朱亮祖原本是怒气冲冲,恨不得把胡惟庸的头给拧下来。

    可真的见到了胡惟庸之后,也只能将这些情绪都给压下来,不敢真这么做。

    毕竟对方可是丞相,他真要把他的头给拧下来,影响太大了,接下来自己别想落一个什么好。

    头也肯定会被皇帝给拧下来。

    别管是谁,什么身份,敢在这个时候干出这种事情,都只有死路一条。

    “胡丞相。”

    朱亮祖点了点头,声音和态度与之前和胡惟庸相见时相比,冷淡不少。

    胡惟庸像是根本没有察觉到这些一样。

    “永嘉侯,走,咱们这边来。”

    说着,便在前面亲自引路。

    朱亮祖也没有多说什么,跟着胡惟庸前行。

    没过多久,便来到了一处屋子。

    “这次的事儿,怪我,是我在此之前妄言了。

    之前与永嘉侯说的头头是道,结果事到临头,却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

    都是我的过错,永嘉侯心里难受,怪我,我认。”

    胡惟庸落座之后,亲自给朱亮祖斟茶,开口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态度很是端正,该认错就认错,没有丝毫丞相的架子。

    朱亮祖军中沙发出来的人,性格上面也倒是有些遇强则强,吃软不吃硬。

    此时听到了胡惟庸说出来的这些话,一时间反倒是让他了满腔的怒火都消失了不少。

    没有接着对胡惟庸开怼。

    “胡相也是一片好心,见我在京师闲置,一直没什么好去处,这才与我分说。

    而且胡相当时的分析,在我看来也很有道理。

    这事儿胡相也只是与我进行了一番分析而已,真正做主的人也不是胡相,也不能真把这些怪到胡相头上去。

    我朱亮祖倒也不是什么不知好歹的人。”

    不把事情怪到胡惟庸头上,那还能怪到谁头上?

    朱亮祖没有说,但在场的两人懂的都懂。

    “你这么说,我就更惭愧了。

    这事儿我是真没帮上忙。

    我若不与你说这些,你到还能心态平衡一些。

    现在发生了这种事,着实是我的罪过了。”

    胡惟庸心里面高兴,表面上却对此进行认错。

    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把朱亮祖给拿捏了。

    可见他对朱亮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该如何来应对,早就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

    不然,做不到如同现在这样举重若轻。

    轻易就把朱亮祖对自己的愤恨,给转移到了皇帝那边去。

    “其实,这事一开始时,我并没有猜错。

    还真就是按照我所猜想的这样进行的,皇帝是真准备把永嘉侯你给调到广州那边,进行坐镇。

    徐达,邓愈,李文忠,冯胜等这些人都有事情要做,剩下的人里,永嘉侯你最合适。”

    胡惟庸压低声音,一副要说一些关起门来的话的样子。

    此言一出,顿时就让朱亮祖目光为之一凝,心神触动很大。

    果然,前来见胡惟庸,是能从胡惟庸这里得到一些内幕消息的。

    这件事,真的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般,不会太简单。

    “是冯胜还是那汤和,在里面做了手脚?”

    他望着胡惟庸出声询问。

    他更偏向于汤和。

    毕竟汤和是老早就跟着朱元璋的,而且这家伙更是朱元璋的狗腿子,对朱元璋很忠心。

    在朱元璋那里的地位,甚至于比徐达还要高。

    但迄今为止,汤和却没能封国公。

    这主要是当年,带兵攻打占据蜀中的夏朝明玉珍的时候,汤和作为一军之主帅,事情做的并不好,指挥不当,差点酿成大祸。

    所以在后面论功行赏之时,汤和只捞了侯爵,没有封国公。

    当然,在一些人的猜测里,朱元璋会把汤和给定个侯爵,还有一个原因,是要用汤和来压一下众多被封侯爵之人的不满。

    以汤和的功劳,以及和皇帝的关系,尚且也不能得封国公。

    那么这么多封了侯,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应当封国公的人,也会无话无话可说。

    就这有汤和坐镇,廖永忠尚且对于他不能得封国公之事,心中不服。

    后面更是闹事儿。

    如此看来,似乎也很能印证这么个说法。

    但是,对于汤

第二二四章 皇帝正在静静的看着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