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去咸阳 斩山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让吕雉吕素对陈宏越发崇拜心动。

    等入了关中之后,秩序明显安定许多,盗匪都变少了。

    因为关中是秦国的大本营,经营了几百年,控制力度远大于刚刚打下来不久的关外六国。

    越靠近咸阳,秩序越是稳固。

    只是陈宏发现老秦人似乎过得并不太好。

    脸色麻木,一心耕田,没有丝毫娱乐活动,宛如机器人一般。

    这也没什么,最关键的是,陈宏发现,自从灭了六国之后,老秦人没什么像样的仗可以打了。

    军功获取变得艰难起来。

    老秦人那些从军的孩子,也被调往遥远的边境,送信回家的次数也变少了。

    军功爵位很久没有升迁了。

    老秦人没了那股拼搏的兴奋劲,日子过得越来越压抑。

    在路上和许多老秦人交流过后,陈宏发现了大秦帝国那表面强盛下隐藏的致命危机。

    商鞅制定的耕战体系,正在逐渐变得僵化,底层平民的上升通道正在急速缩小。

    而大秦的严苛律法保持不变,并且秦始皇连连征发徭役,搞那些史诗级大工程。

    老百姓忍耐限度是有限的。

    长此以往,爆发、反抗,只是迟早的事罢了。

    亲口问过那些平民,陈宏才知道底层平民的负担有多重。

    这个时候的平民,是不能叫百姓的。

    百姓是指那些贵族,公、卿、士大夫的嫡系后代,姓氏自他们而始。

    这是周朝分封制的余韵。

    虽然到了秦朝,大部分的西周贵族全都落魄了。

    但执掌朝政权柄的,依然是新兴的贵族世家。

    底层平民如果有姓,那一定祖上阔过。

    但都落魄了,也不足以称百姓。

    没把他们划分为奴隶,已经是因为祖上阔过,有贵族血统的缘故了。

    事实上,秦朝依然有许多奴隶存在,服侍主人,干着最累最苦的活。

    奴隶一直延续到清朝,到了新时代才彻底消失。

    呃,也不一定。

    很快,队伍到达咸阳,望着人来人往的咸阳城。

    陈宏等人惊讶地发现,咸阳城,没有城墙。

    至少没有外郭城墙。

    是一座开放式的城市。

    “这咸阳城,不是秦国首都吗?怎么没有城墙?”吕素探头望着咸阳城,好奇地提问。

    在车厢外的陈宏思索了一下,回答:“应该是因为修建城墙的速度跟不上城市扩张的步伐。”

    “当今天下,始皇帝横扫六国,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

    振四海,国力强盛。

    大概是觉得不需要城墙防御吧。

    短期内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宫殿、陵墓等其他大型工程的建设中。

    等到咸阳城扩张完毕,再修城墙不迟。”

    说到这里,陈宏叹息一声,此时不建城墙没什么,等待胡亥那败家子上位,天下皆反。

    那时候的咸阳就是因为没有城墙,被轻易攻破,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

    当然了,就算有城墙,结果也一样。

    一国之毁灭,是大政出了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不是一面城墙能够阻挡的。

    吕素吕雉等人有些被震撼到,“无需城墙防御,这是何等气魄!”

    “虎狼之秦,果然名不虚传。”

    咸阳城以自然山川为屏障(如北依九嵕山、南临渭水),形成“体象天地”的开放式格局。

    其范围涵盖整个关中平原,东西约25

第228章 去咸阳 斩山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