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一章,明犯请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更何况还是表现十分活跃的员工。

    方永从始至终都知道沈图的结社。

    但是他并未阻止。

    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试点机会。

    沈图的结社可以让他提前观察到以后成立国家商会后所能遇到的问题,给予方永管理这种机构的经验。

    无论商社成功与否,最多也不过影响金陵和滁州罢了。

    如果在这期间出现问题,那方永随时都可以派大军镇压,将刚刚兴起的商社扑灭。

    可是沈图却控制住了商社的发展……

    在那之后,商社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

    商人的逐利让他们不可能停下扩张,放在眼前的钱不赚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他们不理解沈图为什么停下扩张。

    这并没有触犯任何一条法律。

    商社的行事也在沈图的约束下严格遵守律法。

    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

    沈图对此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于是商社的众人开始逼宫。

    逼迫沈图进行扩张。

    然后就出现了第二个让方永惊讶的地方。

    他本以为沈图接下来的路无非两条。

    一条是强撑着众人的逼宫,最后撑不下去向他求助。

    另一条是妥协,同意扩张,最终被淮阴军剿灭。

    然而沈图又一次走出了第三条道路。

    在金陵外,有一个距离最近的城市,镇江。

    镇江和金陵都建立在大江之岸,距离最近。

    镇江的知府不擅长经济,因此在战争过后,城中的经济恢复的很慢。

    这让他的考绩始终在中下徘徊,如果不是方永扩张的太快,人才实在缺乏,恐怕他早就被换掉了。

    镇江知府显然也清楚自身的情况。

    于是沈图的商社崛起后,他就数次主动求着沈图将商社的业务扩张到镇江,帮助镇江恢复经济。

    这本应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可是沈图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同意。

    再后来,商社的发展被沈图限制住之后,商社内部的成员便对此动起了心思。

    他们为了逼迫沈图扩张,其手下原初的七位大商人之一的丝绸陆家暗中和镇江下属的一个县达成了协议。

    陆家的管家对那个县的知县大量行贿,谎称有一笔销售西洋的大单子,缺少生

第三百四十一章,明犯请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