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三年之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事作风,很像公平教的手段,如果黄裳当年闭关的所在就是西域一带,那被公平教的人盯上也不奇怪。”

    黄裳虽然是徽宗年间的官员,但活了一百多岁,那时就该是哲宗在位,所以丁春秋从少林寺逃脱的时候,黄裳肯定尚在人世。

    不过如今的明教总坛是否在西域昆仑山还未可知,与远在星宿海的公平教一样,想要找到蛛丝密集都是大海捞针。

    “赵道长也不必太过介怀,没准李莫愁是故意分散咱们的注意,打算祸水东引,好为公平教掩饰。”

    眼下忽必烈虽然没有彻底停战的意思,但蒙古大军后撤将近百里,襄阳城之危已经算解了大半。

    宋蒙战事不起,公平教有再多的手段也只能在江湖中兴风作浪,无法像当年一样祸及天下。

    “这次大战之后,蒙古再次兴兵攻打襄阳,就该是蒙哥即位大汗,将近二十年后的事了。”

    赵志敬心中盘算,想要在离开前将公平教彻底铲除恐怕是不可能了,但只要把他们牢牢压制在西域一带,也就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明教与公平教的事至此告一段落,众人又商议一阵接下来的战事走向,都觉得只要稳扎稳打,不主动犯错,那不管忽必烈如何用兵如神,襄阳城都是万无一失。

    当晚郭靖就在府中设宴,为赵志敬等人接风庆功,朱子柳、鲁有脚等人悉数到场,宾主尽欢。

    之后半月内,蒙古方面只有小股骑兵偶尔前来骚扰,而且绝不恋战,更多是试探与诱敌。郭靖自然不会中计,从不主动出击,只稳稳在城中坚守。

    他深知蒙古兵多将广,而襄阳城能够屹立不倒除了军民上下一心外,倚仗的就是各路江湖高手,别说一换一,哪怕一换十忽必烈都会欣然用人命去填。

    因此守住襄阳不失已经是极限,北复中原终究是痴心妄想。

    随着夏去秋来,天气也逐渐转冷,只等再过一个多月天降大雪,忽必烈就不得不撤军了。

    助守襄阳的英雄豪杰,这几日纷纷来与郭靖夫妇、赵志敬

第211章 三年之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