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景宁南巡,道士卜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辰,心中郁结难解,只觉谕旨上的文字刺目。

    他起身走出桃花泉轩。

    丫鬟小南正站在轩外,见他出来,忙轻移莲步走近前来,抿嘴笑道:“大人出来得正好,你听,姑娘在芙蓉馆抚琴呢。”

    姜念凝神细听,果闻得远处琴声袅袅,虽不甚真切,倒也清越动人。

    当下整了整衣冠,他携着小南往芙蓉馆行去。但见沿途花木扶疏,衬着白墙青瓦,已有一番春季江南的韵味。

    甫一入馆,便见林黛玉端坐琴案前,十指纤纤正在弦上轻拢慢捻。

    紫鹃、雪雁侍立。

    邱姨娘携着小丹在一旁静听。

    众人见他进来,纷纷见礼。

    林黛玉分心之下,琴声戛然而止。她轻拂衣袖,雪白腕子上戴着的翡翠镯子碰着琴弦,发出“叮”的一声脆响,随即也起身见礼。

    姜念笑道:“林妹妹竟会抚琴?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林黛玉抿了抿唇,眼波流转:“幼时曾学过,只是荒疏已久,今日偶发雅兴,却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听林黛玉这般说,姜念竟点头道:“确实,方才听得几处音律不准,可见妹妹虽通琴理,却不算精通。”

    “你……”林黛玉顿时蹙起了两弯罥烟眉,腮边泛起薄红,“我不精通,难道你就精通了?”

    姜念果断道:“我虽不敢说精通,但想来比你要强。”

    这话一出,林黛玉顾不得气恼,眸中反而现出异彩,连声音都轻快了几分:“你当真会抚琴?”

    邱姨娘见状,忙笑着打圆场:“姜大人若真会抚琴,何不赐教一曲?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一旁小南、小丹都眼巴巴地望着,雪雁更是悄悄推了推紫鹃,二人相视一笑。

    姜念也不推辞,径自走到琴案前坐下。

    他细细打量眼前的琴,见是一张桐木七弦,虽非名品,倒也古朴雅致。

    他以指尖轻抚琴弦,试了几个音,心中暗忖:“这张琴虽远不及我送给元春的九霄环佩,倒也算得好琴。”

    调弦已毕,他整肃衣冠,十指轻扬处,一串清音便自冰弦上汩汩流出。初时如幽泉滴沥,泠泠作响于空谷;继而似明珠落玉盘,颗颗清脆可数;忽又转为九转回肠之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琴音时而缠绵低回,似有无限心事;时而若即若离,宛若情人耳语。将一段相思之情,演绎得入木三分。

    林黛玉并小南、小丹、紫鹃、雪雁,不觉都听得痴了,一个个屏息凝神,既沉醉于这新奇曲调,又为姜念抚琴时的潇洒风姿所倾倒。但见姜念指法娴熟,气度从容,十指在弦上翻飞,似行云流水般自然。

    曲终收拨,余韵袅袅,绕梁不绝。

    邱姨娘最先击节称赏:“我活了这么些年,还未听过这般新奇的曲子。不知此曲唤作何名?可有甚么典故?”

    姜念轻抚琴弦,唇角微扬:“此曲名为《相思》,是我闲时所作,特赠与家中贤妻的。”

    这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却叫小南、小丹、紫鹃、雪雁几个丫鬟听了,都不由暗自艳羡起那位姜夫人来。

    小南、小丹未曾见过元春,紫鹃、雪雁则都在荣国府见过的,尤其是紫鹃,与元春算是有些情分。

    紫鹃不禁暗道:“怪道常在荣府听人说大姑娘嫁得好呢,如今我可算是明白了这句话儿!”

    邱姨娘笑道:“大人不仅琴艺超群,竟还有谱曲之才,更难得的是作出这般动听的相思曲赠与尊夫人,真真是才子佳人的风流雅事了!大人又称尊夫人为‘贤妻’,可见尊夫人必是贤良的,亦可见大人与尊夫人伉俪情深。”

    林黛玉默然不语,甚至不知不觉低垂螓首。这一刻,她心内也不由羡慕起了元春,羡慕的同时,竟还生出了一股莫名的酸涩来。

    “不想这臭姐夫竟还是这般雅人,且竟还有这般体贴心思!”

    “可想而知,元春姐姐得此佳曲,不知该有多欢喜。”

    “他若也能特特地作一首曲子赠与我……”

    念及此,林黛玉顿觉面上发烧,忙将这荒唐念头压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