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东汉绝不会这么短。
    要知道刘秀直到公元36年才统一天下,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也不过才一百六十年不到而已。
    可纵观华夏历朝历代,但凡大一统王朝之国运基本上都是将近三百年。
    先天不足,恐怕才是东汉国运短暂的真正缘故。
    所以现在摆在魏哲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幽州牧的问题,而是根基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次日当鲜于辅等人前来劝说之时魏哲依旧不受。
    玄莬郡、乐浪郡、东明郡等地闻讯之后也纷纷派来郡吏前来凑热闹。
    安东都护府倒是没有参与,但是身为安东都护的卢植却一直在东山书院旁观。
    没有反对,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毕竟如今朝堂被董卓把持,便有诏书也做不得数,只能权宜行事了。
    然而第三日当鲜于辅等人再度劝说时,见魏哲再次拒绝,他们顿时傻眼了。
    ……
    郡府门外,看着阶下一脸呆滞的鲜于辅等人魏哲忽然有些想笑。
    怎么说呢,这些有点脑子,但不多。有点格局,也不多。
    至于眼界就更不用说了,只是有点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他们自认为适应了乱世的到来,可心态却依旧没有转变过来。
    什么是乱世?践踏一切规矩才叫乱世!
    他又不是曹操,
    没有兖州官吏的迎奉,当年的曹操成不了兖州牧。
    但没有了鲜于辅等人,幽州照样会是他的!
    所以为了区区一个幽州牧的名义,他需要这些人迎奉么?
    实际上如果魏哲想要成为幽州牧,他足足有六种办法:
    第一种其实很简单,就是魏哲自领幽州牧,如刘备后来领益州牧;
    第二种则是受部下劝进,如刘备后来领荆州牧便是张飞、关羽等人推举;
    第三种则是由他人相让,如后来刘备领徐州牧就是陶谦相让。
    第四种则是地方迎奉,便如曹操初领兖州牧。
    不过这种办法看似轻而易举,可是后患极多,实为急功近利。
    第五种则为朝堂任命,如董卓掌控朝堂时就曾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李傕、郭汜当政时,也曾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
    第六种便是由他人表举了。
    比如刘备曾领豫州牧就是曹操表举的,后来反客为主占据徐州的吕布也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令其驻军小沛,欲共击袁术。
    最
第38章:堂堂正正【3/5】-->>(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