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都在冒汗,一颗心怦怦跳。
    唐画嘴角泛起一抹阴谋得逞的笑,他背着一只手,在大殿上信步,佯装沉思。
    片刻后,唐画开口了,声音中带着一丝悲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众人原本就在全神贯注,紧张又期待,现在这四句诗一出,几乎所有人的呼吸,都在此时有了一瞬整齐的停滞!
    短短四句,就将战后城市的破败,沧桑,凄凉感拉满。
    昔日繁华的城池,如今断壁残垣,如何不让人感伤,落泪?
    这难道不是当年靖康耻的场景吗?!
    炎文帝瞳孔也是微微一缩,倒是小瞧这家伙了,倒真是个有才的。
    短短几句诗,也勾起了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画面……但和群臣不同,群臣是激动,而炎文帝感到的只有耻辱。
    靖康耻过去十几年了,可没有谁知道,他之所以活着,是因为当年藏在了东宫的狗洞里!
    他们,还想他再次藏一次狗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后面四句,唐画猛地高高举起双手,声音陡然拔高,回声传荡全场。
    回声还在回荡,但整个大殿却安静得可怕。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站在大殿正中的青年。
    不知道是感动,还是之前《满江红》的耻辱,现在让人帮洗刷了,很多大臣都眼睛通红,泪眼蒙眬。
    原以为《满江红》已经是一时之绝唱,没想到唐画这一首《劝谏》诗,更是惊艳卓绝!
    最重要的是,唐画这小子说了,这首诗是站在他们角度写的。
    哈哈,陛下,你看呐,我们没有怯战。
    我们真的在忧国忧民,你看我们都忧思得头发都掉光了,连发簪都插不了了。
    “哈哈,谁说我们写不出来的?我们写出来了!”
    “谁说我们文人,写不出劝谏陛下止戈休战的诗句的?谁!”
    “好,不愧是金榜第一,写得好,唐侍郎,你教了个好儿子!”
    “……”
    沉寂片刻,整个大殿瞬间就沸腾了。
    
第一卷 第39章 好画儿,好样的!-->>(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