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船上的谈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情而且还不全是,也决不能成为“政。的理由。民主确实需要学习,但民主更是一种实践手段。民主经验的获得和民主意识的增强,需要在民主的制度下,通过公民自己自觉地参政议政来实现;宪政确实需要建设,但政府必须先提供宪政的基石和框架。宪政的理念只有在政府拿出了宪政的制度和框架之后才能更快更好地深入人心。民主和宪政有点象游泳,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亲自到水里去扑腾,如果怕挨淹而不敢下水,只在岸上听别人讲解游泳的动作要领,那是无论如何都学不会游泳的。”呵呵,庆琳被肖志华这形象的比喻逗乐了,一场她看来应该是严肃的辩论竟变成了随和的闲聊。

    “信任总是相互的,政府不相信它的民众,民众自然也就不满意这个政府。在宪政之下,公民批评政府是天然的权利;而在政之下,这是不可以的。政府及其官僚们承担着导国民之责,他们若被批评,那脸面何在?尊严何在?还怎么继续导下去?”肖志华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这将导致导者和被导者间师生关系及接应的道德优越感的置换与错位,而这当然也是政政府不能容忍的,所以,压制批评、打击不同声音便成了政政府天经地义的选择。”

    “但国民的知识水平较低,**传统较深,却是不争的事实。”庆琳说道:“这如何解决?”

    “这确实是事实存在,但不给民众以实践民主的机会,光把民众当无知可怜的幼儿来导,那不但不能提高民智,反而会重新回到封建**主义惯用的愚具的旧窠中。”肖志华微笑着说道:“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造就了暴君和暴政。也造就了愚民。暴政之下,只有愚民才能是顺民,否则便是刁民。所以,暴政和愚民堪称一对绝世好搭档。现在,没有了暴政,自然没有了愚民。当涉及到自身利害时。民众即使没有知识,也会有所取舍,实践就是打败**传统的最好武器。”

    “而且乔森在此次出访的报告中提到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琳娜笑着补充道:“不久之后,全国就要效仿德国的方式,对有适龄儿童不去上学的家庭实行惩罚。”

    “不是全国。”肖志华纠正道:“而是先城市,后农村,先经济达的地区,后是落后贫困的地方。这是三年计,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

    庆琳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计划,国家新建,能够拿出这么大的资金实行普及教育,真是让人钦佩。”

    “钱,挤一挤总是有的。”肖志华笑道:“正如那个什么德国皇帝所说,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才要办教育。你听过一个国家因为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吗?”

    “没有。

    ”庆琳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

    “知易行难。”肖志华语重心长的说道:“看一个人,不能看他的理论多么天花乱坠,而要看他的实践,看他的行动。说实话,政府现在确实是由复兴党把持,很多政策也是由复兴党制定并通过。但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惠民的,所以才没有在国内引起混乱和反对。而且。复兴党一直都是按着宪法,按着民主的程序在做事。总不能因为势力太强了,而自己分裂,然后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当中吧!说到民众愚昧。那些仓促组建的政党又能好到哪去,真的都那备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吗?”

    “我看不见得。”庆琳说道:“就是复兴党。也有不少人是趋炎附势,为了自身利益而加入的。”

    “这话说得在理。”肖志华不以为意地笑道:“在国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一个统一的政策,一个快而有效的行政体系,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争权夺势,互相拆台,互相争吵之中,那是犯罪。正如孙先生所提的政一样,我们的是政党。而不是民众。”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