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剑指秦皇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当然,这还没完。张勋的财产被全部没收,几个小妾包括小毛子,都了钱予以遣散。由于很多死刑犯无人收尸,临时政府为表示人道主义精神,将尸体进行火化,并动用财政资金购买了骨灰匣。

    不仅把人杀了,还烧成了灰儿,送个破盒子,就被称为人道主义精神,并得到了交口称赞,这是什么事儿呀?

    但袁世凯不得不承认,这招很好使,那时候的中国人都讲究土葬,火化则有挫骨扬灰之嫌。经过报纸这么一宣传,很多人会相当害怕。要是宫里的那个隆裕太后看到了这些,是不是该吓得昏过去。那个摄政王,会不会吓得尿裤子,袁世凯不无恶意地揣想着。

    还真是慈禧老妖婆的孝子贤孙,把“宁予外人,不予家奴”的政策贯彻始终。好,好,你非要把江山送给革命党,也就别怪我狠狠地踹上一脚了。

    袁世凯狠狠地一拳击在桌案上,大势如此,趁着北洋军还在,由不得我不去当一回识时务的俊杰了。

    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盛产这样择主而侍、识时务的良臣俊杰。在大势越来越明朗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表态了。虽然有些晚,但总好过错过这最后一班车。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龙头”入海处,就是秦皇岛的山海关。秦皇岛,因公元前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自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形成的租界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际得以恶性地展和广泛地推广。清政府在爱国官绅的呼号推动下,于甲午之后采取了自开商埠以通商场抵制外人开辟租界的措施。为了“隐杜”列强增辟租界及其对我国“形势扼要之区”的“觊觎”,清政府自主开放了十数个通商口岸,设立了一批供中外商贾居留贸易的通商场,试图利用通商口岸各国杂居的形势“互相牵制”

第九十七章 剑指秦皇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