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难以处理。所以,他一直让东北革命党隐而不,暗中展,等待最佳的时机。袁世凯将东北新军作为筹码,复兴会又何尝不想利用东北一举击垮清廷退回关外,建立割据政权继续顽抗的信心。
东北三省虽然是满族的祥地,但真正为满清死抗到底的旗人却并多。即便放眼全国内地各省,由满族军官统帅的驻防旗兵,除了西安、南京等少数几处生战斗外,大都与革命军达成协议,放下武器。这虽然也有革命军不乱杀戮的纪律和宣传,也跟满清的腐朽末落不无关系。
对于上层王公贵族来说,曾支持义和团运动的满族王公大臣,有的在北京城破后全家战死或自尽,逃出北京城的,也大多被八国联军列入祸名单,由慈禧太后下令杀害或流放、充军。虽然这些王公贵族大多是出于愚昧排外或宫廷政治斗争而支持义和团,但慈禧太后照着洋人开出的名单一一惩处的做法,无疑极大损害了清朝统治的威信。个别被通缉的王公怀恨在心,隐居起来,革命时也参加了推翻清朝的运动。例如,端王载漪躲在宁夏定远营,就准备联合哥老会攻城。由此就可以看出,经历庚子国变之后的满族上层王公贵族,真正死忠于清朝的人已经很少了。
对于普通满族民众来说,特别是满族聚居的东北和北京,在短短十年内遭受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沙俄侵占东北全境和日俄战争的四次浩劫,前三次清政府都以混乱的组织抵抗开始,以屈膝投降告终,甚至惩办参加抗击侵略的满族官兵,最后一次连抵抗的姿态也不去做了,这不得不让满族民众思考,一个完全不能保护家乡的政权,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此外,清朝由于八旗制度的存在,对于满族人民行动自由的限制,比起对汉族人民更加严重。清朝的灭亡,对满族中下层民众来说,从政治地
第八十三章 东北局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