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南洋的竹网龙堂?”廖仲恺若有所思地插嘴问道。
同盟会在南洋筹款,只是在大马,新加坡,印度支那一带打转。很少有能真正触及到竹网龙堂内部,得到他们支持的时候!当然,竹网龙堂虽然拥有庞大的资产,极大的影响力,却是一个保守内敛的华人团体。正因为这种历代主事者的保守,才让殖民当局连同下层的土著,能够慢慢的采用各种手段分化治之。
南洋华人社团,一直以来在办华校上面和殖民地当局和土著有着太多的纠纷。华人社团,也的确掌握了南洋大部分的资源财富。殖民地当局一直希望将这个善于创造财富的团体当作可以随时挤榨的奶牛。从来就不希望华人社团过于强大,包括华人凝聚力极强的教育传统也是如此。为了平衡当地的统治,在办华校方面殖民地当局从来不肯拨款给予,华人就自筹资金,为华校劝捐,通常被称为华人的第二种个人所得税。而且殖民当局还还要在每年春季审核华校资格的时候卡脖子。不看你到底是不是经费短缺,而是死死的把握着一定的比例,到了底线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砍私立华校的名额,不许再开设。
与同盟会只是筹款不同,复兴会一直禀持着先投入,后回报,合作共赢的理念,对华校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并给予了人力上的帮助。并且利用肖志华和琳娜的身分以开工厂作文章,以他们的名义开设职业技术学校,也就是变相的华校。由此得到了竹网龙堂的好感,随后,复兴会作出了三个保证,竹网龙堂相应也作出了几个承诺。
复兴会的第一个保证就是在革命成功,新政府成立后,先承认南洋华人的中国国籍,他们享有中国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第二是划出一个经济特区,给予政策倾斜、法律支持和安全保障,使南洋华侨能安
第五十三章 劝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