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拜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幸亏有上海制造局的武器资金支持,如果还是不支,我沪军也可前去增援。”

    “那倒不必了。”宋耀如冷笑道:“清廷海军已全部归附革命军,北洋军虽强,却也未必稳胜。再者,清廷财政枯竭,即便取得一、两场小胜,也是垂死挣扎,无关大局。”

    提到财政枯竭,陈其美不由得皱了皱眉,钱,都是钱闹得,如果财政无虞,他早就率军去攻打南京了,光复南都之功落在同盟会手中,怎么也是讨价还价的资本吧!

    “提到财政经商,这可是查理兄的擅长。”孙中山伸手一指张静江,说道:“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张静江是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

    宋耀如肃然起敬,拱手示意,态度诚恳,说道:“毁家纾难,令人钦佩。”

    “不敢,查理先生过誉了。”张静江谦虚道:“兄弟倒是非常佩服贵会的经营,中国银行就做的好大一番事业。”

    宋耀如自豪地一笑,说道:“这都赖肖志华同志之功,他是我们复兴会的杰出人才,他能为华人争光,能为国家搞建设,能为国家增加资本,赚钱和用钱的本领,在全国,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中国会赚钱的不算少,而真正会用钱的却不多;会替自己赚钱的大有人在,能为国家赚钱的却是更少。至于肯为国为民用钱,又能够在短期内替国家赚钱的,则唯志华一人而已。”

    “是啊,他是挺能捞钱的。”陈其美有些忿忿地说道:“都是革命,凭什么捞到我们头上,使得沪军都督府自成立以来便举步维艰,财源匮乏。”

    “革命是什么,是打家劫舍,还是劫富济贫?”宋耀如沉下脸说道:

第五十二章 拜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