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良弼的悲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也是因为后续进攻乏力,只以一营兵马,便想突破乱党防线,确实有些托大了。要展开连续数个波次的进攻,让乱党军队应接不暇,没有喘息的机会。”

    “是,卑职明白了。”王占元立正敬礼,气宇轩昂地下去重新布置。

    冯国璋突然抬起头,盯着远处空中的黑点,举起了望远镜。

    “又来了。”良弼也看到了,嘴里骂道:“不过是起些侦察作用的飞艇,岂能成致胜的武器,乱党真是黔驴技穷了。”

    “这个东西,在报纸上见过,听说造价很昂贵?”冯国璋放下望远镜,有些答非所问地说道。

    良弼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不了解这个,心里却泛起了疑问,冯国璋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从北京来,自然知道朝廷财政状况的窘迫,列强宣布中立,又掐死了朝廷求援的途径。连此次激励犒赏的银子,都是隆裕太后掏的内孥。眼看着革命独立象传染病般在各省传播,财税几近断绝,如果战事拖下去,不用打,朝廷便支持不下去了。

    一股悲哀涌上心头,良弼轻轻将脸转开,以掩饰自己真实的感情。权臣、庸臣者上,忠臣、良臣者却为时忌,自己自负而傲上,惜才而厌庸碌,却因改革过激而得罪朝廷重臣,屡屡遭受排挤打压。现在,虽然被授予大权,但以独木支危厦何其难哉?外有革命党起事,内有倾轧掣肘,更有袁世凯野心勃勃,北洋军也怀有异心,不能如臂使指,奈何,奈何。即便攻下武昌,前途便会光明吗?出京之时,自己曾建议摄政王和隆裕太后,“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但朝廷诸公依然不肯放弃宪法中规定的君上大权。难道,朝廷真要等到再无退路可走之时,方才会醒悟吗?恐怕到时亦晚矣!

    “要说,这个肖志华,还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冯国璋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不说他在医学方面

第四十二章 良弼的悲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