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级军官。可很快,民穷财尽的朝廷就现经费不足了,于是便将计划更改为只编一个混成协。建军计划一下子缩减了三分之二,那么培养两百多号下级军官就显得太多了。正巧当时蔡锷还兼任着兵备处总办的头衔,于是他便决定举行甄别考试,以成绩为标准淘汰多余之人。可要命的是,他明明培养的是新式军官,却偏偏要象考进士一样以国文水平决定取舍!
说来蔡锷此举,实在难以逃脱假公济私,偏袒同乡之嫌。因为这帮学生中,湖南人不在少数,而众所周知的是:湖南籍学生的国文水平普遍较广西籍学生为高。所以这样一来,最后通过甄别考试留下来的一百二十名学生中,湖南人竟然占了九十多。这还算是广西的学堂么?桂人大哗,长期以来一直积累着的湖南人与广西本地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而激化,一场轰轰烈烈的“驱蔡运动”爆了!
这全得怪国人的地域之争,虽然是两个省,但都是中国人嘛,何必还把邻省人当成外国人看呢?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6军小学的学生也整队到抚台衙门前去请愿,而且声称不怕杀头。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蔡锷下台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就在这个时候,广州光复了,广西离得近,震感很强烈,大小官员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倒把“驱蔡”的事情放在了一边。
紧接着,广东革命军军攻桂,水路并进,势不可挡。广西新军尚未编练,能够与革命军接战的只有广西提督6荣廷和左江镇总兵龙济光的兵马,然而他们率领的旧军哪里是对手,龙济光所部连战连败,损失惨重。6荣廷却心眼灵活,初战不利后便不战而走,率部直接跑到了省城桂林。之后,广西谘议局迫于压力,宣布广西独立,由原清朝广西巡抚沈秉堃担任都督,几天后清军提督
第三十章 蔡大说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