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舆论纷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博易弹了弹烟灰,很乐观地说道:“虽然被告是中国公民,但文明国家法律的原则之一是在被证明有罪之前,每一个人都是无辜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租界里的居民,中国居民,来到租界法庭时应该知道他们的身份是罪犯还是被指控的人。”

    琼司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并补充道:“乔森博士,我认为我们之前的讨论和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准备是充分的。如果不出意外,法庭辩论将在我们假想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言论和行动的分界在哪里?教唆犯和杀人犯的分界在哪里?写书没有传播算不算犯法?出版印刷了又怎样?没有署名而又知情又怎样?”

    “法庭将采用的是中国法律,西洋法律只能作参考依据。”肖志华提醒道:“章炳麟被指控的罪名在英国应该被称为煽动性的诽谤罪,而在中国,这应该是犯上作乱,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乔森博士,我要纠正一点,虽然会审公廨名义上是中国法庭,但实际上应该是混合法庭,观审团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博易掐灭了烟头,笑着说道。

    肖志华沉默了,腐朽的满清朝廷目光短浅,不学无术,《苏报》案的专案组长慈禧,组员张之洞、端方、魏光焘等人自以为得计,却是自取其辱,为此丢尽了“国家主权”的脸。堂堂正正的国家政府,却要求“居民委员会”级别都不到的“会审公廨”来主持法律公道,求外国人杀中国平民。尊严何在?面孔何在?从大清皇朝拜倒在会审公廨脚下,清洋律师,求审判官处决中国人的那一时刻起,大清皇朝就等于向国人宣布了自己的完蛋。

    “《苏报》案涉案人员皆是我钦佩的人,再加上我已经接收了报馆,责无旁贷,两位都是名律师,请二位尽力让他们解脱罪名。”肖志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两位洋律师说道。

    “乔森博士请放心。”博易和琼司站起身,很客气的说道:“我们的

第四十二章 舆论纷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