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和备馆,正馆即大学部,分高、中、低、初级四个年级,中学部称为备馆,分一、二、三、四共四个班,到时,所授课程除了中国哲学外,就将全部采用英文教学,并慎重敦请的专家学者认真讲解,督导。这样的话,学生不啻未出国而进了外国大学,能够充实配合时代要求应具的智慧基础。
不知不觉已是半夜,肖志华停下笔,伸展了一下手臂,仰在椅子上稍事休息。这个时代缺乏娱乐,起码是缺乏他所习惯的后世的娱乐,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这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学习和思考。
敲门声响过,门一开,肖氏走了进来,肖志华赶忙站起身相迎。
“这么多书,阿昌真成了大学士了?”肖氏走进屋,打量了一下,倒是被屋子里摆放的书吓了一跳。
从美国回来,肖志华带的东西不多,倒是两大包书让人顿生崇敬。
“这都是从美国带回来的,国内没有。”肖志华伸手让坐,说道:“这么晚了,母亲怎么还没睡?”
“睡过一觉了,看你这屋的灯还亮着,便过来看看,原来是在做学问。”肖氏坐下来,用慈爱的目光望着肖志华,这眼神中蕴含着母亲看着孩子有出息后的那种欣慰和喜悦。
“我熬夜已经习惯了,母亲以后就放心睡吧,不用管我。”肖志华笑着说道。
“少熬夜,伤身子。”肖氏心疼地劝道:“自己在外国没有人照顾,现在却不同了,阿桃煮了夜宵,一会儿就好了。”
“不用这么麻烦。”肖志华很受感动,但还是婉言拒绝。
“要得,要得。”肖氏很执拗地说道。
正说着,阿桃推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碗热汤面,面上撒了葱花,淋了香油,热气混着香味,让人觉得胃口大开。
“谢谢。”肖志华伸手接过来,心头涌上一股浓浓的暖意。
三下五除二,肖志华将热汤面吃进肚,放下碗,说
第十二章 亲人的温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