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盲目的上新项目。”
卢源了解李天明,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而且,只要他愿意做的,总能做成。
“技术成熟了,生产呢?咱们国内如今的生产能力,能做出合格产品吗?”
“国内的生产能力确实差点儿意思,我这不是……”
“等等!”
卢源突然想到了什么,前几天广州商贸局的黄建兴曾给他打过电话,说起李天明从国外倒腾了一堆设备,在港口差点儿被人给截了,还是黄局长出面协调,才让李天明的人把东西给运走了。
“黄局长说的,不会就是……”
李天明笑了:“您猜得没错,就是那批设备,通过我在美国的堂伯弄到的,好些还都是新型号的呢,老美根本不对咱们出口。”
看着李天明显摆,卢源不禁眼气,好在他不是轻工业局的马援朝,要不然的话,估计这会儿就得盘算着怎么明抢了。
“嘚瑟个什么劲儿啊!天明,你大伯既然有这本事,你看能不能……”
“打住!”
李天明连忙摆手叫停。
“化肥厂后续的设备还没启运呢,再说了,我大伯虽然在老美那边几十年了,可待的时间再长,也是个华人,这一船设备,老美还指不定怎么查他呢,您要是想买国外的设备,通过海立格不就行了!”
李学建这条线,李天明还打算自己用呢,要是动作太大的话,很容易被老美盯上,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卢源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便没再强求。
“行了,先说说用地的事,你说的电灯厂的老厂区,我记得那边得荒了差不多快十五六年了吧?”
“对啊,我想着荒着也是荒着,挨着海尔厂,用起来也方便,卢局,跟您说实话,我原本是打算放在我们村的,顺便还能解决一下大柳镇乡亲们工作的问题。”
李天明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卢源的反应,见他微微皱起眉,又接着说道。
“可后来转念再一想,还是放在海城更合适,您想啊,现在那么多返城的老知青都没工作,闲则生变,这两年打击违法犯罪,很多案件都是这些老大难惹出来的,要是能有份工作,时不时也能安分些?”
卢源听着笑了:“这么说,你还是为了替市委领导排忧解难了?”
“我可没这么说,不过,开发空调这个新项目,至少能为海城解决一千多个工作岗位,这个您不能否认吧?”
确实如此,不管李天明的真实目的为何,可这个项目真要是运作起来,一千多个,甚至两千个工作岗位是实打实的。
就算解决不了大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就业压力。
自从知青返城,整个海城各机关
第九百七十七章 猜不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