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老旧宿舍,市委开会的时候也曾讨论过。
本身位于海城的中心地带,这么一大片建国初年建的老房子摆在那里,实在不体面。
可是如果要拆除重建的话,又是一大笔费用。
现在海城的建设,方方面面都需要钱。
实在没有闲钱再启动这么大的项目。
要知道那片区域可不小,自行车厂当初也不过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
之前杜树平就考虑过,将那片区域交给自行车厂,只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提。
此刻听李天明主动提起,倒是省得杜树平张嘴了。
“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我是这么想的……”
来的路上,李天明就已经和孙立商量过了。
具体的方案就是,自行车厂和电冰箱厂共同出资,对钢铁厂的老职工宿舍那片区域进行开发。
全部建成职工宿舍楼,然后租给两个厂的职工。
租金当然是象征性的,产权归两个厂共同所有。
“这么干的话,所属权是不是太乱了?”
毕竟两个厂都有国有股份。
“确实有点儿乱,可暂时只能这么安排。”
杜树平点点头。
“要开发这么大的一片区域,需要投入的资金少不了,两个厂的小金库……”
咋?
又惦记上两个厂的储备金了?
“看你那是什么表情?小家子气,放心,我不打你的主意!”
呵呵!
李天明笑得有点儿尴尬。
“这个事,我原则上同意,等过几天,我会在党委会上提出来,你们也要尽快拿出一个书面的方案,另外,原本住在那里的钢铁厂职工,你们打算怎么安置?”
那些房屋虽然又老又破,但目前依然还有几十户人家住在那里。
“杜书记,那些钢厂职工……”
说起这个问题,李天明也犯了难。
来的时候,孙立已经提到过了。
那些钢铁厂的工人都是单位分配的房子,没有租房协议,也不用缴纳房租,房屋的产权虽然归厂里所有,但是只要现在的住户不主动搬离,房子的使用权就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现在很多单位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等再过几十年,这个问题也没法解决。
李天明自然是不愿意吃这个亏的。
将来宿舍楼建起来,租房协议当中也会注明,一旦工人离职,或者去世,厂里将会收回房屋的使用权。
“他们要是愿意的话,就和我们两厂的工人一样,签订租房合同,否则……”
“将他们的房子排除到开发的范围之外,还是准备强制他们搬离?”
呃……
显
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于清贫-->>(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