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捣黄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人统治不久的原辽人,本就对被女真人统治心存芥蒂,如今见金国国力衰微,复国与独立的念头愈发强烈,各地暗流涌动,反抗的火种随时可能燎原。

    曾经被金军用武力镇压的草原游牧民族,也嗅到了复仇的机会,他们频繁侵扰金国边境,使得金国陷入了多线作战的困境。

    为化解北方草原的威胁,金国高层制定了“军事打击+政治招抚”的双线策略,试图在草原诸部间建立脆弱的平衡。

    因为金国的兵力被宋军所牵引,金国疏于对草原的管控,这使得合不勒趁机在蒙古草原迅速崛起,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与领导力拓土开疆,势力日益强盛,被周边部落共同推举为“合不勒汗”。

    为了安抚这个麻烦,完颜吴乞买以朝贡为名召合不勒入朝,想要说服合不勒与金国联手,打败大宋,免得他们被大宋各个击破。

    不想,席间喝得酩酊大醉的合不勒竟当众捋拽完颜吴乞买的胡须。

    这在等级森严的女真贵族眼中,是前所未有的羞辱。

    归国后的合不勒,深知与金国的矛盾已无法调和,所以,当金使前来诱降时,他怒斩来使,正式举起抗金大旗。

    完颜阿骨打震怒,先派胡沙虎率军征讨,结果大败而归,合不勒趁机挥师南下,连破金朝西平等二十七座团寨。

    完颜阿骨打随后派金兀术出征,想要消灭合不勒。

    结果,双方在草原上厮杀了数战,始终难分胜负。

    彼时,金国高层陷入两难:若继续与合不勒死战,其国力将进一步消耗,极有可能被大宋坐收渔翁之利。而金国若是不跟合不勒交战,合不勒又会不断骚扰金国。

    最终,因为大宋给金国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金国不得不选择妥协,与合不勒议和——割让二十七团寨,每年供给蒙古衣食,并正式册封合不勒为“蒙兀国王”,这场旷日持久的草原战事才暂告一段落。

    在军事打击合不勒的同时,金国对其他草原部落采取了招抚策略。他们通过威逼利诱,将一批部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塔塔儿部、扎只剌部、合底忻部、山只昆部、汪古部等部落的领地紧邻金国边境,处于金国的军事威慑范围之内,对他们而言,投靠金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若拒不臣服,必将被金国以武力吞并;而依附金国,虽需承担一定的义务,却能保住部落的存续与基本利益。

    除了军事与外交手段,金国还寄希望于修建一条长城,将草原诸部的铁骑阻挡在国门之外。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金长城”。

    与秦汉万里长城“雄据山脊、扼守山险”的选址思路不同,金长城的修筑大多选择在平缓的草原地带。

    草原地区常年风沙肆虐,地势平缓的金长城,缺乏天然屏障的庇护,极易被流沙掩埋。

    而对于擅长骑兵突击的草原部落而言,攻破这条防线更是易如反掌——他们只需携带少量柴草与沙土,便能快速填平一段长城的壕堑,转瞬之间就将金国耗费心血修建的屏障,变成了向金国进攻的通道。

    金长城的修筑规模浩大,动用了金国数十万的人力与海量财力。

    在国力本就因多线作战而衰退的背景下,这项工程无疑是压在金国身上的沉重枷锁。

    最终,金长城不仅未能起到“拒草原铁骑于国门之外”的预期效果,反而加速了金国的衰落。

    ——巨额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剧了国内的财政危机与民生矛盾,使得金国在面对大宋与草原部落的双重压力时,愈发力不从心。

    总之,由于大宋和草原诸部给的压力实在太大,也因为金国的一众高层根本就没想过,宋军会奇袭永明城,从后面偷袭其国都,而使得金国出现了非常致命的漏洞。

    而赵俣敏锐地抓住了金国的这一漏洞,派岳飞和张叔夜率大军前去直捣黄龙……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