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八章 满江红·向西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有将中亚、欧洲、非洲也都分封给自己的儿子的想法。

    而西域正是实现这一构想的起点与屏障。若不能牢牢掌控西域,向西扩张的军事力量将陷入无后方作战的险境,分封的领地也会成为孤立的飞地。

    总之,西域不仅是大宋进军中亚、欧洲的跳板,更是保卫大宋核心区的战略缓冲带。

    从历史经验来看,大蒙古帝国正是以西域为依托,逐步向中亚、欧洲推进。

    对于赵俣而言,收复西域后,可在此组建精锐骑兵,利用西域的良马提升军队战斗力,同时以西域为基地,逐步蚕食中亚,进而辐射欧洲、非洲。

    此外,西域的人口、资源能为大宋扩张提供兵员与物资支持,保障分封体系的稳定运行。

    而若失去西域,赵俣的分封计划便如同空中楼阁,难以落地。

    综上,在赵俣的战略规划中,西域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无论是构建东西方黄金动脉、争夺国际话语权,还是实现分封大业,都必须以夺取西域为前提。

    也正是因为如此,童贯的提议正中赵俣的下怀。

    看完童贯的《平西域策》,赵俣说:“爱卿此策,深合朕心。西域乃丝路咽喉、通往大食之地所必经之路,朕岂有不图之理?然今金贼未绝,高丽亦未俯首,塔塔尔等草原诸部亦在策应金国,朝廷已然多线作战,若此时兴兵西域,恐将陷入苦战,重蹈汉唐穷兵之覆辙。”

    童贯也知道,大宋现在多线作战,压力不小,现在确实不是收复西域的良机。

    关键,童贯也不是想现在就收复西域,他想的是,开启收复西域的作战计划。

    这样一来,童贯所坐镇的西北地区,必然会得到朝廷的一些经济、政策、人才等倾斜。

    如此,童贯才能做好收复西域的准备。

    等到大宋彻底消灭了高丽和金国,收复了东北地区,童贯就可以大展宏图了。

    童贯躬身拱手,拜道:“陛下圣明,臣亦虑及兵事牵制,然西域广阔,小国众多,若图之,必然早做准备,不然何以一战而定?”

    赵俣点点头,然后沉默了好一会,他才说:

    “爱卿所言极是,是该做准备了。嗯……爱卿此次回西北,可即刻着手几事:其一,遴选西北戍卒,习骑射、熟悉火器、练戈壁战法;其二,寻擅长饲养战马之人,驯养良马,及在西域买马,多多益善;其三,遣人沿古丝路探查,标注绿洲、水源,绘西域详舆图;其四,继续修建官道、铁路,使之深入西域;其五,派人出使西域各国、各部落,以相互贸易、封赏进行招揽;其六,疏通河道,确保粮草、兵船可畅行;其七,整饬西北粮草,于各关键之地建粮仓,仿军屯之制,试种苜蓿以充马料……”

    童贯看出来了,赵俣确实是想取西域,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收复西域做准备。

    事实也的确如此,赵俣起身踱步,语气渐沉:“待平定高丽、消灭女真,收复东北,朕必以十万铁骑为你后盾,挥师西域。此策暂留朕处,你且秘行筹备,莫让胡人窥得端倪。”

    童贯双目骤亮,伏地叩首:“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待他日兵发西域,定献河西千里疆土于陛下!”

    赵俣扶起童贯,郑重说道:“爱卿,西域得失,关乎大宋百年基业,筹备之事,万不可怠。”

    童贯离开垂拱殿,一时豪情壮志,准备回西北大干一场。

    在回去的路上,童贯还作词《满江红·向西行》一首,以抒其志:

    极目关西,风沙里、汉唐旧迹。

    凭栏处、童生虽老,壮心未歇。

    二十载经营筹远略,一朝承旨谋西域。

    整甲兵、驯养万骅骝,候时节。

    通驿道,修兵砦;联诸部,通商贾。

    剑指昆仑平部落,旗扬葱岭安邦国。

    待功成、把酒论英雄,书青史。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