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02章:裁革冗官冗职!自家衙门自家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内阁值房二楼,议事厅。

    吏部尚书王国光将海瑞的《请裁天下冗官冗职策》评价为“镜中花,水中月”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砸人饭碗的事儿,本就难干,更何况是砸天下官员的饭碗。

    像裁兵、裁吏、裁宫女等,都不难做,不过是量多量少的问题。

    但天下官员,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位置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填上一个坑,挖掉一根萝卜,都会导致很多人的利益受损。

    此事,吏部确实干不动。

    张居正捋了捋长须,干咳一声,待众人都望向他,方缓缓开了口。

    “此事确实难做,但又不得不做。”

    “考成法初设之时,我便有裁革冗官冗职的想法。裁革冗官冗职,不仅仅是为缓解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简化政事流程,明确职权,严控荫官、捐官,重塑塑政令权威以及减轻百姓负担。”

    “目前,我朝重迭的衙门、闲散的官职、职能相近的官职都太多了。”

    “你们在翻阅奏疏的时候,应该都能感觉到,章奏繁多,多是中层官员的推诿塞责之言,而底层官员忙于迎送钦差,甚是疲累,百姓也深受其扰。”

    “官愈多,民愈扰。”

    “前几年,朝廷裁革冗官冗职一直都是小打小闹,甚至因新政还增设了一些官员与官职,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挑破这个阻碍大明走向盛世的脓包。”

    “看罢海佥院的这份问政策后,我觉得再不做,恐怕就晚了!”

    “我向圣母太后承诺再辅政三年,但恐怕坚持不了三年,朝堂诸事,过于熬人,我当下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说罢,张居正扬了扬他引以为傲、保养甚是精细的长须。

    沈念等人发现,刚满五十六岁的张居正,长须已然花白,与万历三年的张居正相比,俨然老了十岁。

    张居正有多劳累,大家是最清楚的。

    论当朝压力最大者,是张居正;论当朝最勤者,亦是张居正。

    “这种事情,如果我这个被唤作柄国专政的权臣都干不了,恐怕以后便无人能做到了,为了大明国祚绵长,这个恶名我来背!”张居正自嘲而又无比认真地说道。

    此话一出,那此事无论有多难,都必须做下去。

    这就是张居正的态度。

    王国光听到这番话,不由得胸膛一挺,有了底气。

    “若想办成此事,在施行前,必须考虑到三点。”

    “其一,公平,裁革官员时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标准一致,不能重文轻武,不能重内廷而轻外朝,不能重六部而轻其他衙门。”

    “其二,要稳中有序。最好是一个衙门一个衙门推进,免得人心惶惶,使得诸多官员都无心政务,最后还要考虑好如何安置、补偿裁掉的官员,候补者应尽快候补,裁革者应给予一定物质补助,这些都要提前定好。”

    “其三,要快。我建议是先两京后地方,内廷与外朝同时进行,先文官后武官,尽可能在今年之内,结束两京官的裁革任务,明年一年完成各个地方文武官员的裁革任务。裁革标准由吏部根据考绩、根据官职的重复度去定……”

    王国光不愧是吏部尚书,他说得已非常详细,基本上已言明应该如何做以及如何善后。

    张居正认可地点了点头。

    殷正茂、沈念等四大阁臣也都觉得思路清晰了许多。

    张居正道:“我认同先两京后地方,内廷与外朝同时进行,接下来,我们便抛开地方,抛开南京城,思索如何解决京师的冗官冗职。”

    张居正将范围瞬间缩小了许多。

    京师乃是最难啃的骨头。

    只要能完成京师内廷与外朝冗官冗职的裁革,那南京城照着葫芦画瓢就行了。

    张居正看了一眼王国光。

    “王部堂,明日一早,我们便拿着海佥院这份问政策以及咱们如何执行的奏疏亲自向陛下汇禀。此事不宜陛下亲自推动,我们只要能说服陛下同意即可!”

    “没问题!”王国光点头道。

    张居

第0302章:裁革冗官冗职!自家衙门自家清-->>(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