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呈递上来的奏疏,完全视而不见。
    ……
    近午时。
    皇极门下跪着的官员就剩下十余名。
    陈瓒、陆光祖、刘应节三人开始反击,三人跪在皇极门下写了一份联名奏疏。
    称三人为了大明司法之公正,使得圣母太后与小万历绝食,罪该万死,但求朝廷将他们处死后,仍重惩武清伯。
    这哪是求死,分别是拱火。
    是对李太后与小万历绝食的反抗。
    李太后与小万历再荒唐,也不可能将三法司的三大主官一起处死。
    这三人表明态度后,又使得皇极门下跪谏的官员多了十余名。
    当然。
    一些没有跪谏的官员,也有反对轻惩武清伯的。
    他们不断上奏,盼着小万历能深明大义,公私分明。
    沈念与翰林院的数名同僚都觉得跪谏过于极端,但他们也依旧联名上奏称此惩罚过轻。
    ……
    文华殿内。
    小万历望着一道道反对他轻惩武清伯的奏疏,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反对之声竟如此巨大。
    “陛下,当下,此事已不仅仅是关于武清伯定罪的争论,而是君权与臣权的争夺,日后,陛下亲政多久后能完全掌控朝政,或许就看陛下此次能不能让他们妥协了!”
    小万历微微点头,道:“朕定会让他们妥协的。”
    小万历其实知晓自己不在理。
    但在他眼里,武清伯乃是他的至亲,他不能让李太后伤心,故而定要保下武清伯。
    与此同时,冯保也没有闲着。
    他不断命人朝着外面放话。
    称李太后在坤宁宫一边哭泣,一边说:满朝文武都在欺负他们这对孤儿寡母。
    称小万历两眼噙泪,跪在先帝画像前,言说当下的自己是孤家寡人。
    这样的话语传出后。
    一些为向小万历表忠心的官员与反对轻惩的官员再次争吵起来。
    甚至在衙门内大打出手。
    不到一个下午,京师衙门便发生了四起官员斗殴事件。
    张居正知晓后,不由得勃然大怒。
    在他担任首辅期间,朝堂发生这样的事情,他的第一感觉是非常丢人。
    太后与皇帝绝食,丢人!
    官员在皇极门跪下死谏,丢人!
    许多官员争吵殴斗,不时有脏话出口,更是丢人!
    ……
    九月初七,一切照旧。
    李太后与小万历依旧绝食,而跪在皇极门下的二十多名官员也开始不吃不喝。
    双方僵持了下来。
    这时,张居正率先有些受不了。
    此事若闹上半个月,大明的朝政都要荒废了。
    这种局面。
    谁眼里有大明江山,谁易妥协;谁顾全大局,谁易妥协;谁想要大明新政能够不受影响,谁易妥协!
    这一刻,张居正准备妥协了!
    ……
    内阁值房。
    张居正将其它阁臣、六部堂官、翰林院、鸿胪寺、国子监等衙门的主官全部召集了起来。
    这些都是反对轻惩武清伯的官员。
    “诸位,此事再闹下去,朝堂诸事无法运转,新政改革无法进行,陛下与官员们彻底走向对立,百害而无一利,再闹,朝堂就要出大问题了!”
    “为了一个武清伯,完全不值得,我们已经将此事闹得很大了,若武清伯日后再有触犯大明法令之举,我相信,圣母太后与陛下绝对无理由再护着他,也不会护着他,这次就算陛下赢吧!”
    “接下来,我会调整陛下的日讲课程,让陛下明白公与私的区别,大明律法的重要性!”
    ……
    张居正说罢,朝着众官员深深躬身,作为首辅,他必须是能够收拾烂摊子的那个人。
    “下官无异议!”
    “下官无异议!”
    “下官无异议!”
    ……
    官员们纷纷附议。
    为了顾全大局,他们只能忍一次,但也仅仅是这么一次。
    接下来。
    他们将重点监视武清伯,一旦后者有触犯法令之举,绝对立即举报。
    随即。
    张居正迈着大步朝皇极门下走去。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衰老了许多,心中首次有了致仕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