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2章 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射虎,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占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掂量了一下,眉头微蹙。

    似是觉得这些算筹尚不足以承载帝王气运之重,他侧身向身旁的刘惇无声伸出一手。

    都是神棍,谁不知道谁,刘惇当即会意,将自己案上那副更为粗壮些的虎骨也推了过去。

    赵达将两副虎骨并置于案,不再看任何人,整个人沉浸入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双手以一种独特的韵律拨动排列案上虎骨,时横时纵,勾勒九宫。

    室中一时寂静下来。

    徐盛、丁奉诸将屏息凝神,陆逊也将心思从适才刘惇『真命天子自南伐北』的说辞中抽离,关注赵达那装神弄鬼的表演。

    竟是过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赵达拨弄虎骨的手指才蓦然停下,盯着最终定格的骨阵,又沉吟片刻,似在解读其中蕴含的天机。

    在众人已快有些不耐烦之际,他才终于抬头,面向孙权:

    “回禀陛下。

    “臣依九宫演算,循数理推究。

    “昔前汉高祖皇帝,建元纪年,历一纪有余,合十二年,今陛下坐断东南,开吴称尊,据臣推算,陛下御宇之年,当倍之。”

    “倍之?”孙权一喜。

    十二年倍之,便是二十四年。

    他如今四十有七,再享国二十四年,寿数便是七十有一了。

    能活到七十岁,且稳坐帝位如此之久的君王,岂不谓凤毛麟角?

    “哈哈哈!好!好一个倍之!”孙权抚掌大笑,猛地举起刚刚斟满的酒觞,“太史郎神算!朕当与诸卿共享此祚,永镇大吴!”

    御座之下一众文武,无论心中是否真的信服这术数之言,此刻见孙权如此开怀,岂敢怠慢?

    “陛下万岁!”

    “天佑大吴!”

    黄昏。

    室中众人兴尽离席。

    除解烦督陈脩外,唯余陆逊、是仪、胡综三人留于官寺。

    孙权这才对着陆逊问道:

    “伯言,军中诸将多有求战,欲解夷陵之围者,不知伯言心中是何计较?”

    陆逊思索再三,终于徐徐出言:

    “陛下,欲断当下形势,当以三者析之,一曰天时,一曰地利,一曰人和。

    “人和。

    “一曰兵力。

    “我大吴如今集结于江陵的兵力,已五万有余,另五万在北提防曹魏,义封在西陵仍手握八千。

    “蜀人处处分兵,料蜀军东寇之卒不过四万上下。

    “以我大吴六万对蜀人四万,则我大吴兵力胜之多矣。

    “二论地利、天时。

    “我大吴已完全退出了巫峡高山峻岭地带,将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山地留给了蜀军,此一利也。

    “西陵、江陵水面开阔,水流平缓,更适合我大吴水师大船作战,而不适合蜀军小船作战,则我大吴水战又有一利,此二利也。

    “蜀人粮道千里,江水暴虐。

    “而我大吴粮道不过三百里,江水平缓,此三利也。

    “至于天时。

    “如今已近三月,江水已涨,一旦四月入夏,雨水大降,江水更是暴涨,四五丈不止,如是则大江天险终成。

    “届时,必是蜀人粮道先难以为继,正如当年刘备。

    “西陵城中粮草足撑至秋收,我大吴若能守到夏末秋初,则蜀人粮草已尽,可不战而自退也。”

    孙权微微蹙眉。

    不论刚才他如何相信所谓术数,却也清楚,打仗只能靠韬略粮草,真刀真枪。

    而如陆逊所言,似乎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吴这边。

    可真若如此,西线战事又怎会倾颓至此?!

    陆逊这时候才变了语气,道:

    “陛下,臣适才言,『人和』一曰兵力。

    “我大吴如今之所以严防江陵,避战不争,便在人和之二者,曰『人心士气』。

    “蜀人连战连捷,锐气正盛,求胜心切。

    “我大吴必欲胜之,除暂避蜀人锋芒别无他选,惟伺其懈怠之时,再集中兵力,寻机破敌,一如当年与刘备猇亭一战。”

    孙权听到此处,终是颔首。

    言及此处,陆逊叹了一气,道:

    “必要之时,就连夷陵亦可弃守,陛下可密令义封,倘若事不可济,辄弃守夷陵。”

    “弃守夷陵?”孙权瞠目结舌,登时露出不悦不解之色。

    陆逊似是未能察觉孙权脸上不悦,继续道:

    “没错,弃守夷陵。

    “只是…臣料想蜀军亦不会在此刻急攻夷陵,纵是急攻,亦不会在两月内便到事不可济的程度。

    “趁这两个月时间,陛下当于江陵重新布置江防,稳三军士气,以逸待劳。

    “一旦进入盛夏,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人不胜其苦,斗志必然涣散松懈,便失其势,此亦天时。

    “届时,蜀人天时、地利、人和尽失,便该由我大吴向蜀人搅动反攻之势了。”

    当年夷陵一战,正是因为天气过分炎热,到了连蜀人都难以抵抗的程度,才逼得刘备命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

    本来是准备等待到秋后天凉,再重新发动进攻,结果被陆逊趁机烧了一把大火。

    陆逊不再出言。

    孙权亦是斟酌损益。

    江陵城。

    徐盛、丁奉、贺达诸将结绊而出,欲往城外大营而去,却是在江陵城门内里不远处,见到了一个万万不该在此地出现的人物。

    仓皇狼狈的朱然。

    “车骑将军?!”徐盛猛地一愣,霎时汗流浃背。

    而徐盛身周闻声见状的文武将校,无不心中大骇。

    适才为孙权占卜天命的刘惇、赵达二人霎时面面相觑,赶忙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脚底抹了油似地迅速从一众文武缝隙间溜走。

    …

    “江陵防务,朕便全权交给伯言了,至于义封那边,朕这几日会密遣死士往赴西陵,西陵能守便守,一旦事若不济……我等便遣一别部往西陵接应义封。”

    陆逊与是仪、胡综三人留下与孙权继续聊了些什么,直到小半个时辰后才结伴而行,次第走出官寺,与孙权一一道别。

    然而刚刚走出大门,在前三人却是不约而同俱是一惊。

    只见已经结伴离开有半个时辰左右的留赞、徐盛、丁奉、贺达诸将俱是惊惶而返。

    “怎么了?”陆逊第一个问道,心里已是莫名咯噔一下,陡然生出一种极坏的预感。

    “上大将军!”

    “不好了!夷陵!夷陵没了!”

    徐盛大步上前,声音已然发颤。

    而到了此时,陆逊才第一个发现,朱然、朱绩、骆秀几人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此刻正跪在官寺外的大街之上。

    陆逊身后。

    孙权闻此,朝前挪了几步,来到陆逊身旁,望着大街上狼狈不堪、跪地伏首泣声不止的朱然朱义封,两股终于战战,眼前再次一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