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章 新人报道,来自金城的警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忘记别的军区,在场的老同志都应该记得,咱们一开始,也是从各个地方汇聚人才。”

    “包括电子对抗分队,想要学习技侦技术的同志,只要你学历够,只要你肯学,咱们都可以安排。”

    “同志们,我只想说一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谋一个最好的前程。”

    “但是,咱丑话也得说在前头,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词,那叫做到,接下来咱们的学习和训练都不会轻松。”

    “新阶段的征程将要开始了。”

    “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高呼声,伴随着所有战士兴奋的回应,响彻云霄。

    家属随军,晋升,这两项是军人渴望能够解决的事情。

    穿上绿军装,就没有怕拼的人,但就怕没有渠道,没有位置去拼。

    如今,全都被解决了。

    大会结束后,全营精神头都明显提高了几个档。

    清理营区,清理车辙印,比先前更有劲头。

    看着陈默去了趟京都回来,连续带来好消息,程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从侦察连离开装七旅,他一直都在盘算着转业,把连里的人交给秀才,也算放心。

    可不知不觉间。

    连自己都融入到铁甲团的一员中,现在就是让他走,都有些舍不得了。

    谁能想到,自己带出来的一个新兵,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地步啊。

    “怎么了连长,想什么呢?”

    陈默从车上跳下来,发现程东看着远处各连战士忙碌的画面发呆,笑道:“你也给家里嫂子打个电话,提前说说随军的事。”

    “到时候服务中心建起来,想开小卖铺,或者想开饭店都行,赚的钱抽一部分交给团里,剩下的足够你和嫂子还有孩子生活了。”

    “对了,连长,我记得你说过,跟贺政委都是湘潭县人,如果方便的话,什么时候回老家接人的时候,代我去看看政委吧。”

    贺国峰就是以前装甲七旅的政委,新兵时期没少帮助陈默。

    他一直都记着。

    但以前没有机会,如今铁甲团被安置塞外,训练任务没有那么紧张,番号也有了,陈默也能抽出空联系联系以前的老政委。

    若是对方能知道铁甲团蓝军营的情况,想必,会很高兴。

    “贺政委一直都知道你的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魏旅怎么可能不说。”

    程东笑了笑,给陈默让了根烟:“你好好加油吧,这现在又有了一百多人加入铁甲团,全团一千二百人的重任都在你一个人身上担着。”

    “还要帮全军培养干部,我能力有限,能帮的不多,还是得靠你自己啊。”

    两人闲聊了一会。

    陈默又跑到后勤连,找到朱改团和冯俊岭两人,询问了李志昂跟杨大力的情况。

    不出意外。

    两人都不清楚。

    自从新兵连结束后,当初八班的人,除非分到一起,要不然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手机。

    分开或者退伍。

    就意味着,一辈子,几乎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后世网络发达,有多少退伍老兵期待着通过社交平台去联系上曾经的战友,哪怕知道对方过得好,甚至还活着,都高兴的不行。

    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吧。

    从这两人嘴里没问出有用的消息,陈默叹了口气,他认真回忆了一下。

    当初在苦池侦察连,裁军命令下达,指导员要求保密的时候,他作为文书,曾私下找过李志昂和杨大力。

    那时候,三人都是列兵。

    也只有陈默作为文书,算是稍微有点特权,他们藏在晾衣场吞云吐雾。

    记得当时陈默特意询问过,李志昂老家是在冀省石城藁区下面一个叫新民村的地方。

    知道老家在哪,就容易让当地的武装部配合,其实不清楚也没什么。

    两人被裁军不足一年,侦察连虽说没了番号,可装七旅还在,档案没到销毁期,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个年代,年轻人不读书,去南方打工赚钱已经开始形成风气。

    但愿两人哪怕外出,也能时常跟家里保持联系,否则,军区好不容易开放的口子就算是错过了。

    。。。。。。。。。

    接下来半个月。

    铁甲团开始恢复到平时的训练,从各连各自训练,慢慢朝着分队规模融合。

    哪怕是信息化营,具备信息化作战手段,陈默也更看重各连协同配合的战斗力。

    否则的话,全营都是老兵,若是不练,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再说了。

    随着机械化改革不断深入,后续过不了几年,电子战技术人才,技侦人才就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各个单位。

    数字化时代会彻底来临。

    铁甲团目前占据优势,可不代表能够一直停滞不前,合成是必须要合。

    先保证自身营级战斗力,再考虑其他。

    这段时间内。

    总部大动作也不断。

    先是国防生试点文件公开,后续有关1999年冬季征兵的政策,也相较往年做出了调整。

    以前征兵基本不看学历,只看体检情况,还有政审各方面只要通过,就可以入伍。

    但今年,总部下达文件特意强调,要把征兵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命令对征集对象,范围和年龄全部做了规定。

    农村户口青年,必须具备初中毕业以及以上文化程度,才被允许报名参军。

    非农村户口,要具备高中,包含职高,中专,或者技校毕业以上的程度。

    时代变了,新世纪即将来临。

    连带着部队对兵源的要求都变得不同。

    1999年,11月22日。

    距离地方报名征兵还有八九天的时间。

    陈默正站在珠日河办公楼窗户旁,看着外面工程兵建设营房,远处连里开着战车训练合成分队队形机动时。

    后面办公桌上的座机,突然传来一阵“叮铃铃”的脆响。

    听到动静。

    陈默也没多想,最近在珠日河驻军,趁着星期天,各连干部都会带人,去当地老乡家里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跟地方军区边防部队也时常联系,整天电话不断,加上军区动不动有新的指示下达。

    他还以为又是当地,或者京都那边的电话呢。

    随手拿起话筒贴在耳旁:“这里是珠日河铁甲团驻地,我是陈默。”

    “陈小子!!!”

    话筒对面一声怒吼传来,冷不丁的把陈默给吓了一跳。

    这特么有病啊!

    “你谁啊?”陈默皱了皱眉头,他只觉得声音有点熟悉,可调太高,没听出来。

    再说了。

    自己最近一直呆在营区,谁也没惹,老实的很,至于这么大怒气?

    “呵!”

    “连老子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够忘事的啊。”

    “姓陈的,老子警告你,你个狗日的最好老实点,要是敢让我听到你不安生,老子毙了你!!”

    “呦!王师长啊,您好,刚才还真没听出来。”

    陈默嬉笑一声,心里虽纳闷这老王八又发什么疯,不过他也懒得问,顺势拖着椅子,正准备坐下细聊时。

    才发现话筒里,传出一阵“嘟嘟嘟”的盲音。

    挂了?!!

    陈默看了看话筒。

    他双眼瞪的溜圆。

    特么的,这老王八大白天做梦呢吧,都大半个月没见过面了,更没招惹他。

    这咋还上来就骂人?

    再次听了听确实电话被挂断,他也没在意。

    反正老王八抽风也不是一次两次,都习惯了。

    点了根烟,叼在嘴里。

    陈默正准备下楼时,后勤连连长梁红杰大步来到办公室。

    “营长,63军那边安排过来十几个新兵,提前没打招呼,现在已经到营区了。”

    “新兵?”

    陈默怔了怔神:“不是还没开始招兵吗?哪来的新兵?”

    “不清楚,我刚才询问了军区后勤,后勤说是大学生入伍,有一批适应部队特殊专业需求的学生,年龄最低能放宽到17岁,这一批就是特殊专业的大学生。”

    “走,下去看看。”

    陈默招呼一声,两人一前一后的下楼。

    部队特殊专业需求确实每年都会从高校招兵,比如计算机类,医疗,光电等等专业。

    但就算是特殊专业。

    安排到珠日河有什么用,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特殊专业啊。

    各大陆院毕业的一大堆,工程师都有十几个。

    新来的就算再特殊,还能有团里原有的特殊人才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