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银剑的威力会这么大,红军指挥部的防御更是可有可无,被一架无人机长驱直入了。
说白了。
那就是陈默也没想到,一切斩首计划,直接导致红军溃败,甚至战场失控。
都到了必须尽快停战的地步。
否则随着天黑,红军失去协同,很可能出现大规模演习事故。
随着停战的命令下达。
侦察干扰车停止启动,预警雷达关闭,蓝军接到停战命令后,愣了几秒,遗憾到不行。
他们明明占上风了啊。
红军通讯恢复,乱局渐渐平息。
听着又一次停战通知,他们虽说不清楚原因,却也能猜到,这场演习已经没必要打了。
彻底败了!
败的连继续打下去,被蓝军彻底覆灭的资格都不具备。
蓝军指挥室内。
严忠义手持话筒,表情平静,内心却是翻江倒海。
良久。
他才看了眼陈默:“哎,你啊,就是个倒霉蛋,谁挨着你谁遭殃。”
一个总指挥,能当着小辈的面,还当着其他军区干部的面,说出这种话。
可想而知,内心是有多复杂。
陈默强行压下内心的震撼,收敛心神,快步走到严忠义跟前立正,敬礼:“首长!”
“怎么,还专门跑到老子跟前,耀武扬威来了?”
严老头冷哼一声,将听筒扣在话机上,双眼瞪向陈默。
“报告,不敢。”
陈默摇摇头:“首长,我只是有个想法要跟您汇报一下。”
“有话说有屁放,特么的,最烦你们这种文绉绉的样,说!”
严老头气呼呼的点了一根烟,坐在一旁的办公椅上,京都军区让他去做战斗报告,怎么做?
整场演习打了不到两个小时。
红军起码战损过万,指挥官群体几乎覆灭,这种战斗报告怎么说?
是他27军战斗力不行,每年的军费都花狗肚子里了,还是他姓严的治军无方,能力不行?
这是上京都做报告吗?
那特么就是去挨骂!
“首长,您先别生气。”
陈默深呼一口气,道:“纵观整场演习,我发现了一个问题,27军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成果,明显超过63军。”
“废话!”严老头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陈默没有理会对方怎么回应,只是自顾自的继续:“改革成果好,但弊端也很明显。”
“那就是从东线红军被干扰通讯,还有刚才,南北线主力被干扰通讯,可以看出,各单位对无线电,雷达,无人机,依赖太过严重。”
“机械化作战就在去年,还不曾依靠雷达,不曾依靠无人机,哪怕通讯被干扰,部队也会做出相应的措施。”
“就拿81师和188师来讲,同样是被干扰,但他们的主力从来没有乱套,会及时以机械化的思维,做出战术调整。”
“只有这次军演,红军乱了分寸。”
“首长,机械化改革只是一个过程,会一步步强大,但科技这种东西,最先接触的时候,我个人认为不应过于依赖,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失去部队原有的优势。”
铁甲团作为第一个信息化部队,陈默又作为指挥官。
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指出机械化范围存在的错误思想,只有全军强大,铁甲团才有存在的意义。
否则,日后次次军演,都是以这种结局收尾,演习还有意义吗?
一个单位强不算什么,需要整个野战陆军都强,那才是铁甲团存在的真正意义。
严忠义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听到最后,连他都有些动容。
是啊。
军区因为第三阶段,甚至第二阶段改革,成绩都不错,连带着各种资源都开始倾斜。
这也导致从上到下,积极投入改革,反而有些忽略了机械化本来该有的实力。
63军发展慢了点。
但人家的部队,就真的战斗力不强?
或许就是因为63军机械化改革慢,加上紧挨着信息化营,才能更明白,机械化部队想和信息化硬拼,凭借改革阶段的武器是没用的。
因为这些装备,是信息化的优势。
而非机械化的本领。
此行去京都,战斗报告有着落了。
严忠义叹了口气,这才恍然察觉,自己这一代人可能真是老了啊。
只想着发展,强大,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需要一个后辈去提醒。
“行了,给你十五分钟安排下团里的事务,演习结束。”
“十五分钟后,跟着我去京都。”
严老头摆了摆手,起身大步离开指挥室。
后面。
王松合,魏晋安,唐浩东几人对视一眼,皆是无言。
谁能想到,最终的演习,会以这种方式收尾。
王松合已然能够猜到,铁甲团恐怕短时间内,再也没有机会走出珠日河,出现在七大军区面前了。
主要是战斗力太强了,强到离谱。
除了以后七大军区有其他信息化部队成型,会过来尝试之外,别的机械化单位,不会再来了。
哪怕来,铁甲团也只能当做外围单位,辅助辅助运输,保护一下辎重而已,不可能让他们参战。
否则,军心都不稳了。
面对这种绝望的敌人,还有几个单位能支撑?
演习被迫终止。
陈默从指挥室出来时,附近有不少蓝军的干部聚集。
五点开战,这时候还不足六点,狂风都没停,作战就再次停了。
“都散了吧,通知各单位打扫战场,撤掉激光模拟装置,后勤接手盘点,等待后续通知。”
听到这次停战不是一时,程东快步走过来,表情惊讶道:“又不打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二次停战,出发京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