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陈默交代完,摆了摆手,没再多说。
他精神上确实扛不住了。
昨晚首次参与战役级规模划分,精神透支太厉害,如果不停战,让他指挥堪比师级规模的蓝军作战。
那肯定能熬,再熬两天都没事。
毕竟机会难得。
可要是宣布停战,所有的困意席卷,那就真扛不住了。
营区稍微偏僻点的地方,让王建勇搭手,两人搭建一个帐篷后,陈默就钻进去呼呼大睡。
至于红军有外援的事,他虽说觉得棘手,但也没到需要担忧的时候。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啊,睡醒有精神了再说。
。。。。。。。。。。。。
京都军区最终下令停战。
整个珠日河战场,从上午的紧张备战,仅仅开战不到一个小时。
红军机步旅全员撤出战场,连带着东线数个战术点被撤销。
空15师和空7师争夺制空权,同样没分出胜负,纷纷返程。
青龙峡184团电子对抗大队,80多名技侦特种兵,乘坐直8,直奔珠日河,要加入红军。
与其说是为了平衡红军电子战水平,不如说上面的老头子,也起了争斗的心思。
想看看拥有了番号的京都铁甲团蓝军营,跟金城军区没有番号的信息化示范营,到底哪支部队战斗力更强。
因为金城示范营,辅战编制当中,电子分队就是184团的人组成。
停战期间。
红军南北线主力大批量东调,由于主力战损一个旅,南北线的战场也开始往前推。
将后方辎重区转移位置。
不转移不行啊。
蓝军的空15师,已经知道他们的具体坐标,若是不转移,夜间开战,对方第一时间就能对辎重区展开空袭。
晋北距离战场最近,蓝军的空军能比红军早到十几分钟,不转移就是找死。
双方都在积极筹备。
甚至就连七大军区观战的人,都没想到,这时候,铁甲团竟然还会有支援的人。
其实也不算支援。
当初军事科学院看到京都示范营做出成绩,其中几名高级工程师专程跑到清北,联合清北的计算机工程师,针对信息化进行数字立项。
目的就是研究出更多,适合野战军信息化作战武器,让京都示范营率先投入使用,试试效果。
从交联卫星定位系统,升级的野狗指挥系统,就是这个立项组研究出来的成品。
如今。
第二批设备成型,科学院早就在前天,也就是10月27号,就将成品装车,准备运往太山山脉。
结果不用想,晚了一步。
搞研究的人跟野战军是两个体系,他们并不清楚蓝军营已经调防珠日河。
装备运到一半,科学院才收到消息,太山已经没有蓝军营在驻军,他们不得不下令,军工厂的车队沿途不停,直奔珠日河营区。
要把最新研究出的设备,交给蓝军营做战场实验。
由于新式设备属于精密类型,运输途中机动速度非常慢,一直到29号下午两点左右,才抵达珠日河营区附近。
这个点,也就是停战三小时后。
红军援兵刚刚抵达,蓝军的新式武器也运到了。
陈默正睡得香时,帐篷突然被拉来,王建勇,满学习,以及数个连长都一脸兴奋的跑过来。
“营长!营长!!”
陈默在睡梦中被推醒,他抬手揉了揉酸痛的双眼,迅速扫了眼外面的人群,拿起旁边的军帽扣到脑袋上。
“要开战了?”
“没有,咱们的新式装备到了,就在平城,呸,不对,就在咱们营区那边。”
“你赶紧去看看,要你签字接收,然后签订实验协议。”
王建勇语无伦次的说着。
“什么新式装备?”陈默越听越懵。
王建勇原本想要继续解释,被满学习推到一边,他则是龇着大牙乐道:“营长,是科学院立项研究的第一批装备到了。”
“这原本跟野狗是同一批装备,但我听说出厂测试数据不行,重新修改了近一个月才修正过来。”
“你赶紧去看看吧。”
经过老满这么一说,陈默才终于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数字立项的事他知道。
信息化一旦实验成功,野战军迈出了第一步,自然有其他搞学术或者搞技术的部门,往前继续迈第二步,第三步。
知道是新装备,陈默整个人都不困了,精神抖擞的乘车,带着一群干部,直奔珠日河营区。
距离大老远。
陈默就看到营区内停着一排二十多辆卡车,其中很长一排的卡车,都是装载着银色的大型无人机。
在阳光直射下,机身并没有反光,反而看起来更加古朴。
看块头,比206式无人机还要大,个头几乎能和直8媲美。
无人机的型号陈默不认识,但直觉告诉他,以前向上面申请过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应该是到位了。
否则,单单具备侦察和红外探测,没必要专门由科学院立项小组研制。
至于一排无人机前方三辆绿色的大方块,陈默坐在车上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直到他抵达营区,从车上下来,才看清那三个军绿色大方块的全貌。
“侦察干扰车?”
陈默诧异的开口。
这玩意,他记得前世看到的时候,都是02年了,具体什么时候配装不清楚,但绝对不是99年列装。
陈默的声音不小,他刚开口,就被压车的一名技术员听到,对方大概四十岁上下,长得白白净净,戴着一副眼镜。
一看就不是野战军的糙汉。
“你怎么知道这战车?”技术员一脸诧异。
“哈哈,我也是瞎猜的,辛苦了同志。”陈默伸手跟对方握了握。
随口打个哈哈,蒙混过去。
此时。
蓝军营的干部,营地附近的蓝军基本都围了过来。
好奇的看着这个大家伙。
“首长,这是什么武器啊?”一个老兵摸着大块头,满脸感慨。
“刚才这位同志说的对,这是侦察干扰车,主要功能就是干扰对方的电子侦察,烧穿,也可以理解为靠缩短距离的方式,来突破信噪比的临界门限。”
技术员推了推眼镜,和声和气的解释道:“这种战车具备两种功能,一种是指挥控制功能,第二是无源探测功能。”
“可以侦察空中的机载雷达信号,对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干扰,对空干扰能辐射60公里,对地面辐射最高延伸到100公里。”
技术员讲的太过专业,旁边一群老兵听的满脸懵逼。
除了电子对抗分队的响箭成员还能听懂,其他的,基本没听懂这玩意到底干什么。
陈默见状,笑道:“说白了,这就是防空用的,如果有战斗机发动空袭,被干扰的话,会错认目标,对远处的空地发射导弹。”
“地面雷达也有用,就类似咱们人的眼睛能看到这辆车,但雷达看不到,雷达的显示要么不准确被干扰,要么就是屏幕会显示各种异常信号。”
“敌军如果想要进攻,就只能靠近才行,就是刚才解释的靠缩短距离的方式,来突破信噪比的临界门限。”
“可等敌人靠近,不等他们雷达管用,咱们的雷达和炮车早就锁定对方了。”
经过陈默这么一解释,现场的老兵终于搞懂这三辆大块头的功能。
这简直是战场神器啊。
最是克制机械化处于第三阶段改革的单位,试想一下,雷达全部失效,压根不用人为干扰,就让对方侦察不到己方信号。
或者侦察到错误信号,那会是什么后果?
没有实战,很多人还想象不到。
陈默看了眼平城驻地,远处正在运行的预警雷达。
他突然想起。
之前汪建斌曾说过,包括响箭在内的任何特种大队技术,都干扰不了这种无源相控阵雷达。
如今,可以干扰预警雷达的战车出现了。
但两个装备都在蓝军营手里,这相当于矛和盾全在自己手里。
红军就算有电子战大队的人加入也晚了,因为现阶段的电子战技术,还停留在干扰,入侵阶段。
侦察干扰车,则是把电子战提升到了欺骗,模糊,置换,替代的另一个高度。
不光装备出现代差,就连技术都出现代差。
真期待今晚开战,红军面对这种信息化作战规模时。
会是怎样的一副乱像了。
陈默笑了笑,没有多言,他本来还计划着,今晚怎么再突袭红军一下。
现在不用计划了。
红军在这种侦察干扰车的作用下,能不自己乱套。
都算他们整体军事素质高了
装备代差太狠,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